新股接連破發的影響開始向市場前端延伸。破發頻現后首只啟動網上發行的創業板新股強瑞技術被中簽者棄購,涉及金額超過1518萬元,主承銷商包銷比例達2.76%。這一棄購金額、包銷比例為近年來新股發行市場罕見。
11月3日晚,強瑞技術披露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創業板上市網上發行結果公告。數據顯示,此次發行網上投資者放棄認購數量為50.91萬股,放棄認購金額為1518.14萬元。加上此次發行未達深市新股網上申購單元500股的余股200股,保薦機構(主承銷商)國信證券最終包銷股份的數量為50.93萬股,包銷股份數量占總發行數量的比例為2.76%。
在近期發行的創業板新股中,與強瑞技術網上發行數量相當的零點有數、瑞納智能的棄購數量在3萬至4萬股左右,棄購金額也在百萬元級別。這意味著,強瑞技術的棄購規模是以往的10倍多。
上海證券報統計了近3個月發行的新股,網上申購棄購數量占網上發行數量的比例普遍在0.1%至0.2%左右,而強瑞技術的棄購比例逾2.7%。從棄購金額看,除了中國電信、滬農商行等“巨無霸”新股棄購金額為千萬元級別,其他新股棄購金額多在百萬元及以下。
此次新股棄購增多早有預兆。在此前的申購階段,強瑞技術的有效申購戶數為1245萬戶。今年以來創業板新股平均有效申購戶數在1400萬戶左右,相比之下,該股的“打新”投資者數量下降了近200萬戶。
對此,有券商研究所的新股研究員表示,以往投資者棄購新股更多是緣于疏忽,棄購比例通常較為穩定。而此次棄購量大增,可能是新股破發頻現后投資者的主動“選擇”。
對不少A股投資者來說,“一鍵打新”已是長期形成的交易習慣。但近期新股破發頻現,新股上市后表現分化加劇。截至昨日,連續8個交易日已有10只新股上市首日破發。
對此,有市場人士分析道,不排除部分投資者將“閉眼打新+中簽后有選擇性地棄購”作為新的打新策略。不過,需要提醒的是,網上申購投資者連續12個月內累計出現3次中簽但未足額繳款的情形時,6個月內將不得參與新股、存托憑證、可轉換公司債券、可交換公司債券的申購。放棄認購的次數按照投資者實際放棄認購的新股、存托憑證、可轉換公司債券、可交換公司債券的次數合并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