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有市場傳言稱,光伏巨頭隆基股份有相關產品在海外被扣留。受此消息影響,隆基股份3日盤中一路下滑,跌幅一度超過9%,最終收于91元/股,下跌8.98%。
當日晚間,隆基股份發布公告稱,確有出口到美國的共計40.31MW組件產品因美國海關的暫扣令(WRO)被扣留,暫未對公司的經營造成重大不利影響。目前,隆基股份對美國市場的發貨仍在正常進行,公司將持續關注和評估暫扣令對公司美國出貨的影響。
產品海外“被扣”
暫未造成重大不利影響
11月3日,有媒體報道提及“根據6月份美國發布的WRO,隆基可能會成為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行動的下一個組件制造商;隆基已被告知其海運貨物預計將在5個港口滯留,預期這將會對隆基造成廣泛的影響”。
經隆基股份核實,實際情況為:自2021年10月28日至11月3日,美國海關依據暫扣令對公司及美國子公司出口到美國的共計40.31MW組件產品進行了扣留,本批貨物約占公司2020年度出口美國銷量的1.59%。
對于相關產品海外被扣可能產生的影響,隆基股份表示,目前公司對美國市場的發貨仍在正常進行,以滿足美國市場的客戶需求。根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數據,2020年美國新增光伏裝機占全球總裝機規模的14.8%,公司的銷售區域布局全球,不會對美國單一市場產生重大依賴。
公司進一步回應稱,目前美國海關的暫扣令暫未對公司的經營造成重大不利影響,公司將持續關注和評估暫扣令對公司美國出貨的影響。同時,公司也將積極應對和配合美國海關提供相應的追溯證據,確保公司已被扣留的產品能夠盡早解除限制,持續推動光伏產業的全球化市場布局及能力建設。
此外,隆基股份稱,自2020年下半年開始,公司已建立了相關產品的追溯性管理措施和工作流程,能夠提供相關產品的可追溯證據,以證明本次美國海關暫扣組件產品所采用的硅原料符合美國政府的監管要求。
“光伏茅”基本面持續向好
雖然相關產品在海外被扣,但從其基本面來看,“光伏茅”在業內仍具有較明顯的競爭優勢。
回顧來看,隆基股份在10月28日披露的2021年三季報顯示,公司第三季度實現營收211.07億元,同比增長54.17%;實現凈利潤25.63億元,同比增長14.39%。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收562.06億元,同比增長66.13%;實現凈利潤75.56億元,同比增長18.87%。
對于業績增長,雖然原材料價格上漲導致產品毛利率低位運行,但硅片和組件業務產銷穩步增長讓隆基股份前景持續向好。
對比半年報,記者注意到除了硅片業務穩居行業龍頭外,上半年隆基股份組件出貨量為17GW,市場占有率達到24%,公司組件和硅片雙龍頭效應拉動愈發凸顯。
除了三季報業績表現不俗外,隆基股份還在近期將M6全尺寸HJT電池轉換效率提升至26.30%。在TOPCon電池領域,隆基的N型TOPCon電池和P型TOPCon電池分別取得了25.21%、25.19%的轉換效率。
另外,隆基股份首臺堿性水電解槽于10月正式下線,預計到2021年四季度電解水制氫裝備產能將達500MW,未來5年產能可達5GW至10GW。同時,公司已與中國化學華陸工程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簽署100MW電解水制氫設備采購合同,未來制氫設備業務有望進一步拓展。
“在N型技術領域的持續進展和新業務/新場景的快速突破,正持續展現公司在研發領域大力投入結合強大執行力的戰略威力。”有券商研報分析稱,公司自2020年末至今公告合計擴產約33GW高效電池,2022年有望在獲取電池新技術紅利的同時進一步形成差異化優勢,強化公司護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