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芯片需求強勁,推動高通業績增長。美國當地時間11月3日,高通發布了截至9月26日的2021財年第四財季財報,實現營收93.21億美元,同比增長43%,創下第四財季營收新高;凈利潤為29.16億美元,同比增長75%。
高通該財季業績跑贏預期,此前分析師的平均預期為營收88.6億美元;每股收益預期為2.26美元,高通實際實現每股收益2.55美元。
2021財年全年,高通實現營收334.67億美元,同比增長55%,凈利潤為98.11億美元,同比增長104%。
高通主營業務由以芯片產品為主的高通半導體業務(QCT),以及負責知識產權授權的高通技術許可業務(QTL)兩大板塊構成。第四財季,高通QCT業務營收為77.33億美元,同比增長56%,稅前利潤為24.64億美元,同比增長143%;QTL業務營收為15.58億美元,同比增長3%,稅前利潤為11.14億美元,同比增長1%。
QCT業務中,各子板塊營收均創下記錄。其中,高通手機芯片業務在第四財季實現營收46.86億美元,同比增長56%。高通近年來發力業務多元化,亦取得一定成效。射頻前端業務營收為12.37億美元,同比增長45%;物聯網業務營收為15.4億美元,同比增長66%;車用業務營收為2.7億美元,同比增長44%。
全財年來看,高通射頻前端、物聯網和車用業務營收分別同比增長76%、67%和51%。2021財年,高通除手機之外的芯片業務營收超過100億美元,同比增長69%。同期,手機芯片營收增長61%。
高通手機芯片的出貨增長,也意味著高通為應對晶圓產能緊缺采取的一系列措施開始奏效。
幾乎影響到全球制造業的芯片短缺,在2021年二季度開始對智能手機行業產生沖擊。市場調研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在10月發布的報告中稱,因半導體供應鏈嚴重短缺,將2021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預測由14.5億部下調至14.1部,增長率由9%將至6%。
該機構稱,在經歷2020年疫情對市場的沖擊后,智能手機行業原本預計會在2021年強勢反彈;但隨著缺芯持續,手機廠商此前提前儲備的元器件即將消耗殆盡,補庫存的過程也仍面臨困難。
高通此前已采取多個措施,除了在先進制程上和臺積電、三星合作,還在成熟制程上和格芯、中芯國際進行合作。為配合多源供應的方式,高通還針對不同晶圓廠重新設計部分產品,盡可能把握可獲取的產能。此外,高通亦在新設備與擴產所需的投資上為晶圓廠提供支持。
高通此前預計,公司將在2021年末克服短缺問題。高通CFO Akash Palkhiwala在財報電話會上稱,公司目前確實仍面臨普遍的短缺,但在克服短缺問題上取得的進展,完全符合此前的判斷。
晶圓產能短缺的情況下,高通采取了優先保障旗艦級5G芯片出貨的策略。高通CEO安蒙稱,高通成功執行了這一策略,在第四財季,使用高通旗艦級驍龍芯片的產品同比增長21%。
業績指引顯示,高通預計2022財年第一季度營收將為100億至108億美元,每股收益將在2.9美元至3.1美元之間。該指引同樣超出分析師97億美元營收和2.6美元每股收益的平均預期。
高通股價在11月3日當日上漲2.4%,收于138.48美元/股。財報發布后的盤后交易中,高通股價再漲超過7%。11月4日,高通股價在盤前交易中漲超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