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至5日,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交通運輸部共同主辦的“2021北外灘國際航運論壇”在上海舉行。其中,11月5日的“金融與保險”專題分論壇上,與會嘉賓圍繞航運金融和航運保險等議題開展深入探討,建議以市場化手段助力企業規避市場風險,實現航運業高質量發展,助力“海運強國”建設。
上期所總經理王鳳海在發表主題演講時表示,從國際經驗看,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和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密不可分。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和國際航運中心建設的結合點,研發上市航運指數期貨將有助于促進金融和航運兩個市場的連接,有效提升航運高端服務能級,增強航運“軟實力”。隨著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邁向“全面建成”新階段,推出航運指數期貨的條件更趨成熟。
“航運中心和金融中心的融合正是順應了全球資源配置、高端產業引領和開放樞紐門戶的要求。”有嘉賓表示,上海“五個中心”建設機遇和挑戰并存,匯金融之力,行航運之實,在航運交易中提升高端服務能級,將有效促進實現全球資源配置,通過金融和保險服務為航運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疊加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航運業也面臨新的挑戰。王鳳海表示,期貨市場的使命是服務實體經濟。在助力實體企業管理風險方面,期貨市場可以為集裝箱運輸產業鏈企業更好地減緩價格波動、抵御行業周期性風險、科學決策、穩健經營保駕護航。在強鏈補鏈方面,期貨市場功能的有效發揮,有助于打通和解決集裝箱航運產業鏈、供應鏈、物流鏈的“堵點”“痛點”,有效銜接上下游。航運指數期貨的研發上市,將有助于構建新時代更加公平、更有效率、更具韌性、更為綠色的全球航運新生態,更好服務世界經貿發展和民生改善。
“立足我國航運業更高水平發展需要、研發推動集裝箱運價指數期貨上市,屬于境內外衍生品領域的一項創新。”王鳳海表示,上期所一方面配合上海航交所對標的指數進行優化,使其滿足期貨交易的需求,另一方面對集裝箱歐線運輸市場進行了深入細致的研究,設計了上市方案和風控制度。下一步,上期所將繼續在中國證監會的領導下,在國務院各部委、上海市政府和各行各業的大力支持下,胸懷“國之大者”,抓住身處浦東“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的區位優勢,深化和上海航交所的合作,做好各項準備工作,積極推進航運指數期貨上市,并發揮好航運指數期貨的功能。
“港航業面對目前的新形勢、新發展和市場的劇烈波動,航運公司與貨主企業雙方經營均面臨極大的不確定性風險。”中遠海運集團副總經理、總會計師孫云飛在專題演講時也提到,“除了鼓勵外貿貨主企業簽訂長期合約、引導支持中國企業加強供應量物流掌控等措施以外,也在積極嘗試研究如何利用好期貨產品等金融避險工具來降低周期性的供需失衡,平抑價格波動,最終確保物流供應鏈穩定可控。”
孫云飛表示,利用期貨套期保值可以鎖定價格,降低違約風險,從而使航運公司更加專注于生產經營,提升服務質量。同時,期貨產品價格發現功能使航空公司和國資企業可以更高效地通過期貨市場預估價格,給未來的新船建造、運力排布、增減產能投入等提供重要的參考。
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陳鳴波在會上表示,上海要大力促進航運金融發展、加快完善航運保險市場體系以及航運金融衍生品的發展。通過支持上海航交所、上期所等航運和金融專業機構來共同構建衍生品交易結算和信息平臺,持續擴大上海航運價格的國際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