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所開市臨近,市場資金不斷加碼新三板精選層標的。從三季報券商持倉情況看,在68家精選層公司中,有23家公司前十大股東中出現了券商身影。其中,長虹能源的前十大股東中出現了4家券商,首創證券為新進,紅塔證券、江海證券加倉,銀河證券減倉;智新電子、同享科技前十大股東中也出現了3家券商。
從持股數量來看,券商持股數量超100萬股的精選層個股有18只。其中,觀典防務居首,券商持股數量達到989.81萬股。連城數控、智新電子分列二、三位,分別為805萬股和584.95萬股。
相比半年報披露的數據,券商三季度披露的持股數量明顯上升的有連城數控、五新隧裝、齊魯華信、蓋世食品等,其中蓋世食品三季度券商持股量增長146.40萬股。智新電子、觀典防務、森萱醫療等個股券商持股數量有所下降。
“對于精選層業務無論是投行保薦還是自營投資,我們都保持了很高的關注度并積極參與。”愛建證券投資銀行部總經理何俁表示,對于精選層的直投,如果是未掛牌公司,券商會以另類投資子公司形式進行股權投資,未來在實現精選層或北交所上市后實現退出;對于已經掛牌精選層的公司,則會以做市或者自營買入的方式進行。
上海證券報記者了解到,券商當前正在積極加碼新三板公司的做市業務,尤其是中小券商發力明顯。Wind 數據顯示,10月1日以來,券商做市案例新增60起。其中,中泰證券累計新增成為13家公司的做市商,中山證券累計新增成為7家公司的做市商。
開源證券做市業務部總經理姚少卿表示,一方面,對于暫時不能申請進入北交所的企業采取做市交易可以充分發揮做市的價格發現、提升流動性和穩定市場等多重功能。企業也有較強的意愿將做市交易作為上市北交所前的良好補充;另一方面,券商的做市業務可以與企業定向發行、北交所IPO業務協同進行,這樣形成對企業的全方位支持,也有助于提升券商在新三板和北交所的影響力。
何俁認為,做市本身在于為市場或證券提供流動性支持,單就做市業務本身的盈利來看規模并不大,但如果能夠通過做市為投行業務提供很好的配套支持,并帶動券商整體業務的發展,具有較高的戰略意義。
此外,據安信證券新三板團隊統計,2021年第三季度共有32家做市商對共計113家新三板公司追加做市,每家做市商平均新增4只做市標的。
安信證券研究中心總經理助理諸海濱認為,北交所設立引導做市商追加創新層高端制造做市品種,從追加做市的公司行業來看,新增做市公司主要集中在高端制造,其次是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
姚少卿表示,對于做市企業的選擇,優選基本面良好的新興行業企業,兼顧估值和成長性;此外重點參與與投行業務有協同的企業,同步滿足企業資本市場需求。相比而言,自營更注重投資收益,做市則要兼顧企業需求、做市義務,持有期限更長,傾向于與企業共同成長。
何俁認為,對于精選層公司的投資和直投,不能再以過去“一級投資、二級套利”的眼光來看待,而是要深入發掘企業價值,尋找被低估的“隱形冠軍”企業,等待價值回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