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獨家版權后,騰訊音樂月活再度出現回落。美東時間11月8日盤后,騰訊音樂娛樂集團(下稱“騰訊音樂”)發布三季度業績,總營收78.1億元,同比增長3%,略低于雅虎財經12位分析師平均預期;凈利潤7.88億元,同比下降30.57%,錄得年內最大降幅。
在線音樂行業在三季度遇到的最大變化,是監管要求騰訊音樂在限期內解除網絡音樂獨家版權。獨家音樂版權是騰訊音樂吸引用戶的“護城河”,行業普遍認為,此舉將利好網易云音樂、咪咕音樂等競對產品。對此,騰訊音樂管理層曾在二季度財報會上回應,放棄獨家版權從長期上并不會影響公司的付費訂閱業務。
但三季度的運營數據還是受到了監管政策和行業競爭的雙重影響。騰訊音樂移動端的月活數據已連續五個季度同比下降,截至三季度末,在線音樂移動月活人數6.36億,同比下降1.5%,但環比增長1300萬人;社交娛樂月活數同比下降12.8%至2.05億,環比下降400萬人。
不過,付費用戶數量仍增長37.7%,達到7120萬,來自音樂付費訂閱的收入為19億元,同比增長30.2%。受此帶動,三季度在線音樂服務營收同比增長24.3%至28.88億元。
解除獨家版權后,公司對訂閱價格進行調整,導致在線音樂ARPPU值從上年的9.4元降至8.9元。在財報電話會上,騰訊音樂首席戰略官葉卓東稱,用戶付費水平在行業內仍保持領先,定價調整給了公司會員內容供應上更多靈活的空間,仍可以實現此前設定的目標,即每季度400-500萬的訂閱用戶增長。
在線音樂服務營收的另一部分來自廣告,環比有所回落。葉卓東認為廣告占比其實可以更高。他解釋稱,廣告營收受到了監管環境變化的影響,但這是暫時的,這部分收入同比增速仍有提升。增長比較大的廣告主品類包括化妝、消費類電子產品、食品,理財產品和游戲類受到監管影響比較大,但占比較低,所以影響不大。
以直播為主的社交娛樂服務業務是騰訊音樂最大收入來源,受直播打賞監管政策和用戶流失等影響,這部分營收在三季度同比下降6.4%,錄得49.17億元。社交娛樂業務的用戶付費能力也在降低,ARPPU值從上年同期的166.7元回落至163.9元。
葉卓東介紹,公司在三季度對全民K歌的功能做了一定優化,而音頻直播對于豐富娛樂場景的功能正在凸顯,用戶增長顯著,在海外也看到了發展空間。QQ音樂直播收入在三季度同比增速超過100%,一萬多名音樂人開播。葉卓東透露,QQ音樂直播目前約占社交娛樂總營收的5-10%,加上海外業務、音頻直播業務的持續拓展,會對在線娛樂部分營收的回落有所抵消。
長音頻是騰訊音樂正在發力的新增長點。葉卓東透露,長音頻作為音樂產品的補充,對用戶活躍度和使用時長都有增益,通過豐富版權內容庫,扶持UGC播客內容,長音頻的月活用戶數量在三季度超過了1.4億,同比增長89%,訂閱用戶在三季度達到了500萬人,“雖然長音頻對毛利率的負面影響可能會持續幾個季度,但我們期待能這塊業務能夠實現盈利。”
由于三季度社交娛樂服務收入減少,而收入分成費用和內容產品投資增加,騰訊音樂毛利率從上年同期的32.4%降至29.6%。
音樂獨家版權價格昂貴,在線音樂平臺為形成內容壁壘,不惜為此大筆投入。繼二季度后,分析師再次關注解除獨家版權對公司成本結構的影響,騰訊音樂CFO胡敏回應稱,放棄獨家音樂版權后會繼續打造獨立音樂人平臺,這會是公司的內容優勢,“短期內不會對毛利率產生變化,但長期內會有積極影響。”
從成本端來看,三季度公司的銷售和營銷費用同比下降8.6%,錄得5.87億元,胡敏介紹,公司降低了外部獲客的費用,通過自有產品流量和內容優勢獲客,面對市場競爭,需要提升營銷效率。
雖然距離騰訊音樂獨家版權的限期已過去兩個多月,但針對音樂版權合同的談判程序復雜,授權方式多樣,持權方、各平臺之間存在博弈。
時至今日,部分決定流量走向的頭部音樂內容仍不能在各平臺互通。比如,各平臺已將歌曲上的“獨家”標簽摘除,可用戶依然無法用網易云音樂聽到周杰倫的大部分歌曲。目前,網易云音樂已先后拿到了摩登天空、英皇集團全量音樂版權授權,但與韓國頭部娛樂公司SM集團的談判不順。
截至9月30日,騰訊音樂現金、現金等價物、定期存款和短期投資組合余額共計244.6億元。11月8日美股收盤,騰訊音樂報7.9美元/ADS,漲2.05%,盤后漲近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