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消息,洲際交易所(ICE)棉花期貨周二上漲超過3%,因在月度供需報告中,美國農業部下調全球年末庫存預估蓋過了美國產量小幅增加的影響,且來自中國強勁的需求帶來進一步支撐。
ICE 12月棉花合約下跌上漲2.4美分或2.06%,結算價報每磅118.95美分。盤中一度升至120.50美分,為一周來最高價。
密西西比州克利夫蘭的Varner Brokerage總裁Rogers Varner表示:“和以往一樣,中國棉花價格仍然居高不下,推動期價上漲,因此美國市場受到支撐。”
“美國農業部的月度供需報告總體上是中性的。美國方面的數據輕微的偏空,全球數據輕微偏多。全球產量有所增加,但被抵消了。”
在11月的供需報告中,美國農業部(USDA)預計美國2021/22年度棉花年末庫存預估為340萬包,10月預估為320萬包。2021/22年度棉花產量預估為1820萬包,10月預估為1800萬包。
全球部分,美國農業部預計全球2021/22年度棉花產量預估為1.2179億包,較上個月高出151萬包,但下修年末庫存預估20萬包至8693萬包。
美元兌主要貨幣下滑0.1%,給期價帶來進一步支撐,此外,油價因需求預估上升且供應緊俏連升第三日。
上周,棉價升至2011年7月以來最高水平,主要受到頭號消費國中國旺盛的買需推動。
期貨市場總成交量減少8377手至33538手。數據顯示,上一交易日持倉量增加85手至281859手。
截至11月8日,ICE可交割的2號期棉合約庫存降至16507包,前一交易日為17617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