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聞已久的臺積電日本工廠落定。11月9日晚,臺積電發布聲明,將在日本新建一座12英寸晶圓廠。日本數碼文娛巨頭索尼將出資5億美元,取得臺積電在日本新設子公司不超過20%的股權。
聲明顯示,臺積電已與索尼達成最終協議。臺積電將在日本熊本市新設立一家子公司,初期預估資本支出約70億美元。除了索尼將投資少數股權,該計劃還已得到日本政府的支持承諾。
該晶圓廠初期將采用22納米至28納米工藝制程,預計2022年動工,并于2024年底前投產,月產能可達4.5萬片12英寸晶圓。
臺積電將赴日本建廠的消息早在數月之前就已傳出。10月14日,臺積電總裁魏哲家在公司2021年第三季度的財報電話會上確認確有上述計劃,并透露該計劃已得到其客戶和日本政府的支持承諾。
此后,索尼公司高層亦在10月28日的財報的財報電話會上透露,公司正在與臺積電和日本政府相關部門探討,如何在臺積電赴日建廠一事上進行合作。索尼CFO十時裕樹(Hiroki Totoki)稱,在全球半導體產能持續緊張的情況下,確保公司由外部代工生的產邏輯芯片的穩定供應至關重要,新建一座工廠是一個可能的解決方案。
2020年第四季度,一場發端于汽車行業的“缺芯風暴”迅速席卷全球制造業。“芯片荒”亦加劇了美國、歐洲以及日本等國政府對半導體行業過度集中的擔憂。歐美日正從供應鏈安全、科技競爭力等方面考量加碼本土芯片制造。
臺積電成為各國爭相拉攏的對象。此前,美國商務部已在2020年5月宣布,臺積電將在美國亞利桑那州投資120億美元,新建一座應用5納米工藝節點的晶圓廠。目前,該工廠正在建設之中。
臺積電是全球最大的晶圓代工廠商,目前已經量產5納米工藝,正研發3納米工藝。行業分析機構集邦咨詢統計的數據顯示,2021年第二季度,臺積電在全球晶圓代工市場的份額高達52.9%。
2021年第三季度,臺積電實現營收4146.7億新臺幣(約148.8億美元),同比增長16.3%,凈利潤為1562.6億新臺幣,同比增長13.8%。其中,16納米及以下技術節點的先進工藝營收,在總營收中占比達到65%。
臺積電的晶圓廠主要集中于中國臺灣地區。目前,臺積電在中國臺灣擁有四座12英寸晶圓廠、四座8英寸晶圓廠和一座6英寸晶圓廠。中國臺灣地區之外,臺積電還在中國大陸建有一座12英寸晶圓廠和一座8英寸晶圓廠。此外,臺積電亦在美國擁有一座8英寸晶圓廠。
市場咨詢機構芯謀研究研究總監王笑龍分析,臺積電赴日建廠有其商業邏輯。臺積電在日本的客戶較為集中,主要即索尼、瑞薩電子等半導體廠商。而且,圖像傳感器是一個增量機會較大的賽道,索尼又是頭部企業,有著大量的代工需求。
“日本也在積極拉攏臺積電。”他分析,“臺積電有大量的材料、設備來自日本供應商,也有意和日本政府維持好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