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10月國內主要經濟數據出爐。
綜合多家一線私募最新策略研判,目前私募業內總體對于10月經濟表現和政策面前瞻保持了較為積極的正面預期。在具體策略應對上,“高景氣”“消費修復”成為了多家私募“自上而下”的策略主線。
10月經濟數據現多個亮點
保銀投資總裁、首席經濟學家張智威表示,10月主要經濟數據中,工業生產和消費方面的數據比預期的略好,不過房地產投資增速依然有所放緩。與此同時,勞動力市場的失業率數據依然穩定。
在物價表現方面,陶山投資總經理孫玲玲認為,10月CPI同比上漲1.5%,略高于市場預期,這主要因為鮮菜價格上漲和肉類價格跌幅收窄所致,而PPI同比增速依舊處于偏高水平。整體來看,“隨著國內保供穩價的政策持續落實,對部分商品的影響尤為顯著,未來PPI可能出現高位回落,這有利于利潤傳導至中下游。”孫玲玲表示。
預期經濟基本面整體邊際向好
私募業內對于經濟基本面整體邊際向好、流動性環境逐步轉向寬松,抱有較為一致的預期。
張智威稱,從A股投資策略應對的角度來說,宏觀經濟的經濟周期預計大概率會在明年上半年企穩,明年下半年可能進一步反彈。
肇萬資產總經理崔磊則表示:“這輪由于疫情沖擊供應鏈引發的上游價格波動,目前預計已經進入尾聲,因此未來貨幣政策操作的空間也將會明顯擴大。”崔磊還認為,隨著上游原材料價格的回落,相關以穩增長為目的的經濟政策、產業政策推出的時機,可能也會逐步成熟。
看好高景氣與消費修復兩大主線
多家私募機構在策略應對方面表示,總體正集中把握“景氣”“消費修復”兩大主線。
孫玲玲表示,在前期上游成本大增的情況下,新能源汽車、芯片等高技術制造業仍實現了高速增長,這顯示出相關高景氣度行業的增長,已經從政府補貼轉向市場需求驅動。“尤其從全國服務業生產指數的持續恢復性增長來看,互聯網軟件及信息技術服務等行業商務活動指數,已經連續兩個月處于56點以上的較高景氣區間。”孫玲玲稱。
陶山投資表示,看好兩方面投資機會:一是部分消費品類需求復蘇和產品價格上調,帶來的個股機會;二是新能源和光伏板塊,不過該板塊需要重點關注細分環節的供求關系變化導致的產業鏈格局變化。“總體來看,需求穩定的產業鏈中下游企業業績預期或將迎來修復。”陶山投資認為。
崔磊表示,目前對于高景氣度的新經濟領域更加看好,并在投資微觀層面上更加關注盈利確定性較高的行業板塊。例如,在全球技術創新周期共振的電動車產業鏈和全球能源結構切換中,即將迎來原料價格下行的光伏產業鏈,以及半導體和國防軍工板塊、綠電電源投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