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考慮股改時未分配利潤變化的情況,國際復材直到2019年末,其在經營上不僅沒有賺到錢,反而還虧損了近200萬元。
近期,重慶國際復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國際復材”)提交了招股說明書,擬創業板上市,公開發行不超過10億股,占發行后總股本的比例不低于10%。
記者發現,國際復材存在對賭失敗、對賭延期以及短期債務壓力大等情況。
對賭失敗延期
據了解,國際復材成立于1991年,由重慶市玻纖廠、PC國際、玻璃原絲公司、鮑里斯出資設立。
截至招股說明書簽署日,云天化集團持有國際復材73.69%的股權,為其控股股東。而云南省國資委直接持有云天化集團64.17%股份。因此,云南省國資委為國際復材的實際控制人,國際復材實際上是一家云南省國資委控股的公司。
需要指出的是,記者查詢發現,在歷史前沿中,國際復材存在不少對賭情況。
2006年4月,凱雷投資、凱雷有限入股了國際復材,并與國際復材以及其當時的股東簽訂了相關對賭協議,該協議約定若國際復材未能在2010年12月31日前實現合格的首次公開上市,凱雷有限、凱雷投資有權要求國際復材以公平市場價值回購凱雷有限、凱雷投資所持有的國際復材的股權。
隨后,因國際復材未能在約定的2010年底前完成上市,觸發了協議中的對賭回購條款,云天化股份(云天化集團的下屬A股上市公司)分別于2011年和2012年分兩次以現金收購了凱雷有限、凱雷投資持有的國際復材有限全部股權。
也就是說,上述的對賭,以國際復材失敗告終。
雖然曾經對賭失敗,但國際復材“愛賭之心”卻沒改變。
招股說明書顯示,2017年12月,中國信達、建信投資、云南云熹入股了國際復材,而云天化集團分別與中國信達、建信投資、云南云熹簽署了相關對賭協議,并約定國際復材需要在2020年12月31日獲得證監會出具的申報材料受理文件等,否則中國信達、建信投資、云南云熹有權要求云天化集團回購其所持有的公司全部或部分股權。
然而,國際復材仍未完成上述相關約定。這也意味著,國際復材上述對賭又以失敗告終。
需要指出的是,2021年4月,建信投資、云南云熹又與云天化集團修改了上述對賭協議,IPO申報受理的時間點改為了2021年6月30日;2021年5月,中國信達也與云天化集團修改了上述對賭協議,IPO申報受理的時間點改為了2021年12月31日。
因此,云天化集團分別與中國信達、建信投資、云南云熹簽署的對賭協議履行時間獲得延期。
對此,國際復材表示,雖然上述對賭協議同時滿足以下要求:公司未作為對賭協議的當事人;對賭協議不存在可能導致公司控制權變化的約定;對賭協議不與市值掛鉤;對賭協議不存在嚴重影響公司持續經營能力或者其他嚴重影響投資者權益的情形。但是,公司控股股東仍存在回購中國信達、建信投資、云南云熹持有的公司股權的風險。
賺了多少錢?
從業務來看,國際復材是一家致力于玻璃纖維及其制品研發、生產、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
2018年-2020年和2021年1-6月(下稱“報告期”),國際復材分別實現營業收入52.07億元、54.85億元、69.12億元、40.17億元,凈利潤分別為2.13億元、1.67億元、5.84億元、5.33億元。
可以看出,在上述時間段內,國際復材的營收呈現持續上升趨勢,合計收入突破了200億元。但國際復材凈利潤卻在波動,特別是2019年,國際復材的凈利潤同比下降了21.48%。總的來看,公司報告期內合計賺了約15億元。
然而,記者卻發現,國際復材賺的這15億元有些“虛”。
招股說明書顯示,截至2018年末、2019年末、2020年末,國際復材的未分配利潤為-7784.17萬元、-189.56萬元、37534.8萬元。
也就是說,若不考慮股改時未分配利潤變化的情況,國際復材直到2019年末,其在經營上不僅沒有賺到錢,反而還虧損了近200萬元。
那么,國際復材股改時的未分配利潤到底如何?若股改時,未進行未分配利潤的變動,那么,自1991年成立以來至2019年,28年的時間,為何國際復材沒賺到錢?
短債壓力大
記者還注意到,國際復材還面臨著短期債務較大的風險。
招股說明書顯示,截至2018年末、2019年末、2020年末、2021年6月末,國際復材的流動資產分別為399378.8萬元、522603.99萬元、546595.04萬元、595398.68萬元,流動負債分別為633665.09萬元、725822.61萬元、732105.04萬元、827849.88萬元。
在上述時間段內,國際復材的流動資產始終低于其流動負債。
上述情況也導致國際復材的相關財務指標不太理想。
報告期內,國際復材的流動比率分別為0.63、0.72、0.75、0.72;同行業可比公司平均值分別為1.1、1.34、1.67、1.42;速動比率分別為0.42、0.5、0.58、0.58,同行業可比公司平均值分別為0.9、1.12、1.48、1.23。
可以看出,在上述時間段內,無論是流動比率還是速動比率,國際復材均遠低于同行業可比公司平均水平。從細分領域上看,在上述時間段內,國際復材的貨幣資金余額分別為93178.39萬元、171138.11萬元、173818.71萬元、199529.03萬元,短期借款分別為341684.32萬元、414975.69萬元、353592.97萬元、371393.78萬元。國際復材的貨幣資金余額似乎始終不夠支付其短期債務。
對此,一位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若短期債務到期,國際復材的貨幣資金余額不足以支付其短期債務,這可能會對其經營業務產生一定的影響。除了上述情況之外,報告期內,國際復材的資產負債率分別為59.94%、64.25%、63.08%、65.04%,同行業可比公司平均值分別為35.17%、39.98%、41.07%、41.56%。
國際復材的資產負債率至少高于同行業可比公司平均值22個百分點。
對此,國際復材表示,公司資產負債水平較高,同時公司流動比率、速動比率偏低。因此,公司存在一定的償債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