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11月29日),微博在港交所發布公告,將全球發售1100萬股,其中香港發售股份110萬股,國際發售股份990萬股,另有15%超額配股權。
微博公開發售價每股最高388港元,招股時間為11月29日至12月2日,預計A類普通股將于12月8日于香港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
綜合券商數據,目前微博合共錄得超過9000萬港元孖展。若以公開發售部分集資近4.27億港元計算,目前尚未獲得足額認購。
多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微博依然掌握著大量用戶的關注度,但當前營收過度依賴廣告投放,應積極拓展更多元化的業務模式,實現差異化競爭。
廣告及營銷業務營收占比超過八成
不久前,微博發布了三季度財報,實現營收6.07億美元,同比增長30%;歸屬于微博的凈利潤為1.82億美元,去年同期為3380萬美元。在用戶數據方面,微博日活躍用戶為2.48億,月活躍用戶達5.73億,月活用戶的移動端占比為94%。
從營收占比來看,微博高度依賴于廣告收入。來自廣告和營銷業務的收入為5.38億美元,占總營收的比重為88.6%。剩余收入均來自增值業務。
值得一提的是,微博的廣告主數量呈現連年下降的趨勢。2018年-2020年,微博的廣告主數量分別為290萬、240萬和160萬。2021年前三季度,微博的廣告主數量為80萬,較去年同期的140萬減少了42.86%。微博表示,該變動主要是由于廣告預算相對較低的個體客戶的流失。
互聯網分析師張京科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微博一直以來都面臨微信及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的雙重夾擊,且微博過于專注于變現,使得其用戶增長動力受限。
“由于缺乏充足的資金和技術投入,微博短期內將無法引領行業趨勢,也不復當年與微信雙頭并進的勢頭。即使是元宇宙技術風口來臨,采取跟隨策略,也將是微博相當長一段時間內的無奈選擇。”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教授盤和林對記者分析,微博依然具備比較好的前景流量,對于其二次上市,由于港交所更加靠近內地,港交所對于微博的目標用戶和需求市場了解更為透徹,預期微博在港交所會獲得更多的青睞。
而從行業競爭來看,盤和林指出,當前短視頻占據了很高的份額,但是微博也在介入短視頻領域,同時,內容行業存在一定粘性,微博依然掌握著大量用戶的關注度。
“只要刷微博的用戶習慣依然存在,那么短視頻平臺就不會對微博造成太大壓力。不過,微博在內容上可能還是要錯開競爭,比如增加更多社交屬性。微博本身定位是找到陌生人,通過引發話題的方式,來推動群體社交,以相同愛好去連接用戶。”
盤和林強調,微博應該實現多元化業務模式。“當前過度依賴廣告投放的微博運營模式,在規范立法的互聯網大背景下,經營風險、合規風險都較大。”
此外,盤和林還提到,微博還可以嘗試發展搜索引擎業務,并提升引擎搜索結果導向實用性內容。
“實際上微博大量用戶積累的內容數據,并沒有產生額外的價值,這是非常可惜的,也沒有形成內容的輸出。微博可以嘗試通過搜索引擎將自身導向知識付費。”
互聯網算法監管影響幾何?
此前,不少業內人士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加強對算法濫用的監管,已經成為當下監管部門對互聯網平臺的重點,監管的趨勢正在從“數據治理”逐漸過渡到“算法治理”。
在招股書中,微博提到了算法推薦管理對未來業務發展可能存在的不利影響。
2021年8月27日,國家網信辦發布《互聯網信息服務算法推薦管理規定(征求意見稿)》,其中要求算法推薦服務提供商公開披露其算法相關產品的基本原則、目的、意圖和運行機制。
微博表示,若該草案按意見稿頒布,微博可能需要進一步調整業務和經營。如果用戶選擇關閉算法推薦服務的比率較高,微博平臺上的廣告效果可能會降低,業務運營可能會受到不利影響。
北京清律律師事務所首席合伙人熊定中律師告訴記者,如果這個規則落地實施,不僅對微博這樣的平臺廣告業務有影響,對內容、服務、電商平臺影響會更大,比如攜程酒店的排序、淘寶商品的排序等等。
“目前算法透明度、可解釋性的要求是大勢所趨,但具體做到什么程度,無論是學界還是實務界都有很大分歧。可能后續何謂‘算法’也會進一步探討。個人認為,這個規則不會很快出臺,因為理論上的爭議還很大。”
盤和林指出,算法推薦和反壟斷法對于微博都存在一定影響,但影響應該有限。
“算法推薦會被很多用戶取消,但微博的非精準性營銷廣告投放不會受到影響,只是廣告投放的精準度將大幅度降低。未來微博廣告收入下滑是一定的,且比較麻煩的是,微博當前收入來源比較單一,廣告對其業績影響較大。”
盤和林認為,反壟斷法的影響可能更大一些,需要在數據開放和數據安全之間找到平衡點。
“微博擁有大量非結構性數據,而這些數據往往和個人信息關聯,所以如果開放數據,則有可能損害用戶隱私,如果不開放數據,則會涉及反壟斷。需要條分縷析地在內部信息管理策略上加以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