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大童保險銷售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童保險服務)在官微發布消息稱,德弘資本(DCP)、招商局創投、眾為資本、華蓋資本與大童保險服務管理層,完成聯合收購安信信托所持有的大童保險服務32.98%股權。
與此同時,安信信托退出大童保險服務股東行列,德弘資本及其他投資機構成為大童保險服務新股東。
記者了解到,本輪收購及新增投資額合計超15億元人民幣。
安信信托退出大童保險服務
安信信托與大童保險服務的關系要從2020年說起。2020年9月8日,安信信托發布公告稱,2019年4月29日、5月28日和5月31日,安信信托與中國信托業保障基金有限責任公司(簡稱“信保基金公司”)分別簽訂了三份《流動性支持協議》,為擔保《流動性支持協議》項下債權的實現,雙方于5月28日簽訂《最高額質押合同》,約定安信信托以持有的大童保險35%股權提供最高額質押擔保,擔保質押債權范圍為主合同項下信保基金公司對安信信托享受的全部債權,質押股權擔保的最高債權額為20億元。
此后,在合同的履行過程當中,由于安信信托未能按期、足額償還資金占用費,且流動性支持資金到期后,也未償還流動性支持資金本金,構成實質性違約,信保基金公司將安信信托告上了法庭。
2020年11月17日,安信信托發布公告稱,2020年11月13日安信信托收到北京市房山區人民法院《民事裁定書》,準許拍賣、變賣安信信托質押的其持有的大童保險32.98%股權,將所得拍賣、變賣價款優先清償安信信托三份《流動性支持協議》項下欠付的流動性支持資金本金12億元及相應的資金占用費、違約金(合計約14.9億元)。
隨后,安信信托所持的大童保險股權被公開拍賣。隨著大童保險官方信息的公布,意味著這部分股權已經正式完成了轉移,而安信信托也正式退出了大童保險服務。
根據ST安信最新公告,11月27日,公司取得上海金融法院出具的執行裁定書,裁定結果則包含“將被執行人名下的大童保險銷售服務有限公司出資額為49781344元,占比為32.9792%的股權以人民幣1104830000元變賣給第三人天津德睦童盛企業管理咨詢合伙企業(有限合伙)”。
這也意味著,安信信托所持的大童保險32.98%股權最終以近11.05億元的底價成交。對于安信信托而言,本次變賣資產的成交價格為11.05億元,該項資產的成交價與當前賬面價值6.76億元之間的差額將會產生投資收益,計入公司當期損益。
對于此次投資,大童保險服務表示,本次引入實力強大的戰略投資者,將幫助大童強化治理結構和資本實力,推動大童更好更快發展,為大童的客戶、合作伙伴及員工創造更大價值。
機構看好保險服務未來發展前景
公開資料顯示,大童保險服務成立于2008年,是中國保險中介領域提供專業化保險服務的企業。憑借其對保險服務“產品化”的精準定位,以及專業化人才隊伍,公司整合了超過百余家產壽險公司的數千款產品,成為中國最大的專業第三方保險服務機構之一。
此外,公司借力數字化工具,使保險生態系統內各板塊高效連接、協同共生,形成為客戶和用戶創造價值的自循環體系。2020年,英國著名保險研究機構Insuramore發布的調研結果顯示,大童保險服務躋身世界保險中介前20名,成為全亞洲唯一入圍的保險中介企業。
作為大童保險服務新晉機構股東,德弘資本、招商局創投、眾為資本和華蓋資本表示,非常看好中國保險中介行業未來發展的前景,高度認可大童的企業文化、經營模式、服務理念和強大的科技創新能力。中國保險行業將迎來變革與轉型升級的歷史性發展機遇,相信大童保險服務定能發揮領先企業優勢,持續受益于行業發展機遇。
“中國保險業正處于產銷分離、專業服務、和科技驅動的三大結構性變革中。大童保險服務以客戶服務為根本、科技創新為抓手、合規誠信為依托,開創了DOSM、好賠服務和保單托管等多項業內創新模式。中國14億人口基數、人均GDP過萬美元、和老齡化疊加健康需求的崛起,預示著中國將誕生十萬億級的保費市場,未來也必會產生世界級的保險中介企業。”眾為資本合伙人姚安民表示,眾為資本將助力大童保險服務繼續完善中國及東南亞地區的保險服務生態布局,以數字化能力提升消費者服務體驗,擴大行業領先地位。
此前,在接受記者專訪時,大童保險服務董事長蔣銘也表示,就從目前的行業發展來看,保險中介有兩個板塊可以做:一是對上游保險供應商服務的延伸,包括售前的風險咨詢、售中的保單管理、售后的理賠;二是可以做創造性的服務需求。
“中國保險業發展到今天,不缺好產品,缺的是好服務。因此,在保險產業鏈中必然會出現生產、銷售、服務分工的新格局,而保險服務將會作為全新的領域和必要的環節在產業鏈中獨立存在。保險中介作為保險產業鏈上的一環,未來想要在行業有一席之地,就必須在服務方面下功夫。”蔣銘告訴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