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中非雙方共同努力,把中非民間論壇辦成加強中非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的紐帶、促進中非人民心靈相通的橋梁、踐行中非命運共同體的典范,共同開創中非民間友好合作新局面。”習近平總書記在致第六屆中非民間論壇賀信中對中非民間友好事業表達親切關懷和殷切期盼。
中國古代鄭和下西洋多次到訪非洲,把古代中非人民友好往來推向高峰,譜寫了海上絲綢之路的壯麗詩篇。70多年以來,中非人民在爭取民族解放和謀求國家振興的崇高事業中相互同情、相互支持,結下深厚友誼。不管國際風云如何變幻,中非人民始終世代友好、并肩前行。縱觀源遠流長的中非關系,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中非關系為什么好?中非友誼為什么深?關鍵在于中非雙方締造了歷久彌堅的中非友好合作精神。
“學校為盧旺達培養了技術人才,幫助國家彌補了人才缺口。”中國援建的盧旺達北方省最大職業技術學校穆桑澤職業技術學校校長埃米爾·阿巴伊森加激動地說。穆桑澤職業技術學校從成立之初僅有170名學生,大幅增加到約1200名學生。在中國的幫助下,學校還在進一步擴建。太陽初升,晨暉灑在毛里求斯首都路易港中國承建的巴加泰勒大壩水面上,波光粼粼。該水壩項目受益區域覆蓋毛里求斯約20%的面積,受益人口占全國總人口30%以上,徹底改變了路易港及周邊區域旱季嚴重缺水狀況。中非友好歷久彌堅、永葆活力。從坦贊鐵路、蒙內鐵路到共建“一帶一路”,從攜手戰勝埃博拉病毒到共同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從“八大行動”到“九項工程”,在中非關系發展的每一個關鍵時期,中非人民都能夠登高望遠,找到中非合作新的契合點和增長點,推動中非關系實現新的跨越和發展。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時代的腳步永不停歇。新時期的中非關系更加需要雙方賡續傳統友誼,加強團結合作,共促繁榮發展。在構建更加緊密的中非命運共同體的照耀下,中非民間交流合作正在為中非關系新發展書寫新的篇章。
堅守和弘揚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是中非民間交流合作的共同追求,為建設一個更加美好的世界提供了理念指引;秉持真實親誠理念和正確義利觀,服務中非人民福祉是中非民間交流合作的根本出發點,助力中非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加強中非文明對話,架設中非文明交融之橋,是中非民間交流合作的精神內涵,有效抵制了各種“文明沖突”“文明優越”論調;開展多元互動的人文交流和民生項目合作,增進中非民心相通是中非民間交流合作的追求目標,切實夯實了中非關系發展的民意基礎。
非洲有句諺語:“河有源泉水才深。”中非關系長期持續健康穩定發展得益于雙方人民心靈源泉深處的深厚真情。這種真情是中非關系的不竭動力。當前中非關系處于歷史最好時期,中非合作已成為互利共贏、造福人民的典范。中聯部所屬中國民間組織國際交流促進會將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以中非民間論壇為紐帶,聯結中非人民間的珍貴情誼,認真落實《中非合作2035年愿景》,推動構建高水平中非命運共同體。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中非民間友好合作將繼續乘風破浪、勇往直前,為中非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的發展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不斷創造新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