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建設銀行黑龍江省分行依托“數字林草”綜合服務體系,從以往實踐經驗出發,引流金融活水潤澤林下經濟發展,創新推出適配林區需求的信用類融資產品——“龍林快貸”,為促進林區產業結構優化和林場職工創業增收提供了有益的“建行方案”。
隨著國家全面停止天然林商業性采伐政策的實施,曾經高度依賴林木資源的大興安嶺地區經濟面臨轉型。為此,建設銀行黑龍江省分行立足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金融科技+林業大數據”模式為切入口,與大興安嶺林業集團加強銀企互動、搭建合作平臺,在充分調研論證的基礎上,創新并推廣“龍林快貸”產品。
在大興安嶺瓦拉干林場,林場職工潘濤仔細閱讀著建行工作人員發放的“龍林快貸”宣傳單,在建設銀行塔河支行李波副行長的指導下,潘濤通過建行手機銀行操作,系統自動審核額度,3分鐘不到,7萬元貸款就順利到賬了。“太好了!有了這筆錢,我這牛飼料的問題就解決了!”潘濤說。
據了解,“龍林快貸”是建設銀行黑龍江省分行依托特色金融科技手段,以白名單形式為從事林下生產經營的林區職工發放的全流程線上流動資金信用貸款,以林業職工身份信息、工資收入、資金用途和融資需求等真實有效數據為授信依據,年利率僅為4.35%,并由大興安嶺林業集團全額貼息;借款人可通過手機銀行客戶端自助操作貸款申請、支用和還款等環節,最高可獲貸10萬元。該業務以高效、便捷、貼心的融資支持,突破了林下經濟從業者抵押物難以變現導致的貸款難。在疫情和嚴寒的雙重考驗下,“龍林快貸”以其全流程線上操作的優勢,投產一個月來已發放5131萬元,惠及830戶林區職工。
中國建設銀行黑龍江省分行將加快疏堵通渠步伐,推動“龍林快貸”逐步在具備條件的林區復制推廣,以金融創新之力助推林區經濟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