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樓市迎來兩個好消息。
央行宣布全面降準:將于12月15日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不含已執行5%存款準備金率的金融機構),此次降準共計釋放長期資金約1.2萬億元。
同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提出“要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支持商品房市場更好滿足購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促進房地產業健康發展和良性循環”。
7日,A股地產板塊表現強勁,截至收盤,中南建設漲停。建材、家電等板塊也集體拉升,多股漲停。
傳遞穩樓市積極信號
12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2022年經濟工作。針對房地產市場,提出“要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支持商品房市場更好滿足購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促進房地產業健康發展和良性循環”。
據中國證券報,“良性循環”的提法為首次出現。
與此同時,為支持實體經濟發展,促進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央行決定于2021年12月15日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不含已執行5%存款準備金率的金融機構),共計釋放長期資金約1.2萬億元。
貝殼研究院首席市場分析師許小樂向記者表示,政治局會議提出“支持商品房市場更好滿足購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標志著前期高壓緊縮的調控政策出現轉機,結合本次降準釋放流動性,將對房地產市場帶來利好。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首先,會議提出“支持”合理住房需求,明確地對外傳遞了穩樓市的積極信號;不僅如此,“促進房地產業良性循環”這一說法被首次提出,這是基于目前房地產行業形勢的判斷和考量,為明年房地產行業發展提出清晰目標。
“此次會議明確支持商品房市場更好滿足購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促進房地產業健康發展和良性循環。這句表述非常重要。一是大起大落不是健康的,平穩運行也包括資金供給的平穩,而不是資金緊縮導致行業波動;二是良性循環,即供地、開發、銷售的良性循環,這也需要資金的支持。”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認為。
對于房地產信貸政策的未來走向,克而瑞分析認為,居民按揭貸款有望繼續松綁,主要體現在提高個人按揭貸款額度、縮短放貸周期、下調房貸利率等。尤其要提高首套及改善性住房按揭貸款的授信額度,進而支持居民自住以及改善性購房消費,保證正常房地產交易平穩運行,促進房地產行業良性循環。
近10年罕見!40城新房成交創新低
上述利好政策出爐的背景是,房企“價格戰”不斷上演,樓市明顯降溫。
近日記者走訪了上海多個區域,發現扛著牌子在街邊臨時“設攤”的中介變多了,而不少中介門店都出現了半數工位閑置的現象。在虹口區瑞虹板塊一家頭部中介門店,店長表示,“以前調控再緊,甚至是在過年期間,業績都不會這么差。這可能是近10年最慘淡的時期。”
事實上板塊內其他幾家門店也一樣掛零,大家都沒生意。上述店長對記者表示,她從事房產中介工作已經17年,還沒經歷過這么難的金九銀十。
該店長坦言,瑞虹板塊算是虹口區乃至上海成交比較活躍的區域,以往整個板塊月度成交二手房大約100套左右。最近兩三個月月均成交只有40套上下,腰斬也不止。這意味著板塊內不少中介門店每月成交只有一兩套,甚至是0。
易居房地產研究院6日發布的《2021年11月全國40城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報告》(下稱“報告”)顯示,2021年11月,易居研究院監測的40個典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2014.0萬平方米,為近10年表現最差的11月。從增速來看,11月成交量環比下降4.3%,同比大降39.4%。
臨近年底,部分開發商由于資金面緊張和年底沖刺規模業績,會加大推盤力度,打折促銷現象也會增多。不過,報告認為,在樓市預期已經明顯轉變的情況下,成交量短期內恐怕難以增長。預計40城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量仍將繼續探底。
此外,報告顯示,1-11月40城新建商品住宅累計成交面積同比增長2.6%,增速較上月回落5.3個百分點。預計全年40城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同比增速將由正轉負。
分城市來看, 1-11月40城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累計同比增速排名前十的城市依次為:廈門、珠海、杭州、北京、福州、深圳、南京、武漢、上海、成都。排名后五位的城市分別為洛陽、惠州、淮安、南寧、韶關。
從城市特點來看,排名靠前的城市主要為一線城市和部分強二線城市,而排名靠后的城市主要為三線城市。其中,浙江降溫最為顯著,主要原因是去年同期浙江樓市偏熱,基期值較高。
對于房地產市場而言,克而瑞認為,此次降準并非等同于救市,年底房地產市場或將有所轉暖,成交有望企穩回升。但市場較難出現反轉行情,各城市市場還將不斷分化。那些需求及購買力相對堅挺的核心一、二線城市,成交有望明顯回升,房價大概率走穩。反觀那些需求及購買力明顯透支的弱二、三線城市,成交整體回升幅度有限,房價依舊面臨一定的下行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