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一粒價格被炒到1600元的片仔癀嗎?
近日,又有一種中藥因為價格上了熱搜。
12月6日下午,“安宮牛黃丸漲價一盒860元”,沖上了微博熱搜榜。
有消息稱,北京同仁堂下發價格調整通知,安宮牛黃丸(3g*1丸/盒)的銷售價格將從780元提至860元,價格漲幅約為10%,于12月1日起開始執行。
線上線下大量商家已經漲價
12月7日,據中新經緯,針對網傳北京同仁堂上調安宮牛黃丸10%售價的消息,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同仁堂)回應稱屬實,并且是全國性漲價。
12月6日上午,中新經緯來到北京同仁堂某線下門店,店內詢問安宮牛黃丸的顧客并不多。據該門店一位銷售人員介紹,因原材料牛黃和麝香漲價,安宮牛黃丸銷售價格4天前從780元(一粒)漲至860元(一粒),“(價格)不太可能降回去,只有可能再漲。”
安宮牛黃丸外包裝顯示,安宮牛黃丸每丸重3g,成人一次一丸,一日一次,或遵照醫囑。
“別管什么時候,買安宮牛黃丸的人都不少”,據銷售人員介紹,安宮牛黃丸屬“救命藥”,不一定需要處方才能購買。對于安宮牛黃丸是否限售,銷售人員則表示,同仁堂連鎖店之間可以互相調貨,“前期賣560元(一粒)的時候我們已經賠錢了,我們該漲價漲價,但永遠有貨,不限貨。”
據北京商報,北京同仁堂藥店一工作人員表示,漲價的原因主要是原材料漲價。他還表示,安宮牛黃丸的售價未來能漲到1000元。據中新網,對此同仁堂證券部工作人員表示,目前沒這個打算,未來無法預測,需要依據原材料價格而定。
據大象新聞,同仁堂河南直營店工作人員介紹,安宮牛黃丸是同仁堂的鎮店之寶,主要原材料是牛黃、麝香、水牛角濃縮粉等,此次調價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各種原材料的價格一直在漲,因此此次在全國范圍內每盒上調了80元錢。在走訪的過程中,記者注意到,其實安宮牛黃丸并非是同仁堂的“獨家秘方”,像廣譽遠、片仔癀、白云山等都有此類藥品。不同品牌的藥品價格相差甚多,同樣3克的規格,價位從200多元到900多元不等。
據紅星新聞,12月6日,記者走訪多家實體藥店,發現已有部分藥店將同仁堂安宮牛黃丸價格上調至860元。
此外,有藥店工作人員表示,此次漲價的是天然麝香版的安宮牛黃丸,即1丸1盒的鐵盒包裝款;而2丸1盒紙盒包裝款的人工麝香安宮牛黃丸則不在漲價范圍內。
“安宮牛黃丸平時問的人就比較多,上次有顧客一次訂了20盒。”但是該員工稱,目前沒有出現集中搶購的現象。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多家藥店雖然表示貨源充足,但門店內并未展出安宮牛黃丸的現貨,只說預訂后立刻調貨。有藥店工作人員向紅星資本局展示了同仁堂安宮牛黃丸的非賣品包裝,解釋稱貴價藥品沒有現貨陳列。
安宮牛黃丸是什么?
安宮牛黃丸出自清代《溫病條辨》,是我國傳統藥物中久負盛名的治療高熱煩躁、神昏譫語等危及重癥的搶救藥物。比如中風昏迷等。中醫把安宮牛黃丸和紫雪丹、至寶丹并稱為“溫病三寶”,而安宮牛黃丸更是被奉為“溫病三寶”之首。老百姓常認為其為治療中風常用藥。
據同仁堂官網顯示,安宮牛黃丸的組方是:牛黃、麝香、犀牛角、珍珠、黃連、黃芩、梔子、郁金、朱砂、雄黃、冰片等。適應癥狀清熱解毒,鎮驚開竅。用于熱病,邪入心包,高熱驚厥,神昏譫語;中風昏迷及腦炎、腦膜炎、中毒性腦病、腦出血、敗血癥見上述證候者。
根據中藥材天地網,從2020年12月至今,上述11種原料中,牛黃、麝香、朱砂、梔子、郁金價格上漲,水牛角濃縮粉、珍珠、雄黃價格持平,僅有冰片、黃芩價格下跌。
此次漲價,是同仁堂近10年來第三次公開調整安宮牛黃丸的售價。
2012年,同仁堂安宮牛黃丸售價急漲60%,從350元漲至560元;2019年12月,同仁堂安宮牛黃外再次提價約40%,漲至780元;此次再漲10%至860元。
據第一財經,對于公司安宮牛黃丸提價的原因,公司方面表示,它們受原材料價格上漲,為了保持上市公司的正常利潤,從而進行了提價。
值得注意的是,安宮牛黃丸并非同仁堂的獨家品種。在國家藥監局官網,可查詢到120條關于安宮牛黃丸的產品注冊信息,廣譽遠、片仔癀、白云山等多家公司都有此類藥品。
不過,由于野生麝數量銳減,2003年國家對天然麝香的使用采取了配額制,目前市場僅有五家企業獲批使用天然麝香生產安宮牛黃丸。別為同仁堂、廣譽遠、中新藥業達仁堂、南京同仁堂以及去年被片仔癀收購的龍暉藥業。
因此,安宮牛黃丸也成為同仁堂的當家王牌之一,據同仁堂2021年半年報,同仁堂“安宮牛黃丸傳統制作技藝”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目錄。2020年年報顯示,同仁堂當期為安宮牛黃丸治療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的臨床研究投入研發金額近2000萬元。
據中新經緯,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藥劑科副主任醫師金銳表示,從藥物治療的角度看,安宮牛黃丸從誕生起就是急危重癥的搶救用藥,不是疾病預防用藥,更不是保健用藥。按中醫說法,是“解毒開竅藥”。他提示道:“患者如果想要在家常備一盒,用于高熱神昏驚厥時的急救是可以的,但囤積十盒八盒沒有必要。”
2021年半年度報告顯示,同仁堂以生產和銷售傳統中成藥為主業,常年生產的中成藥超過400個品規,代表產品包括安宮牛黃丸、同仁牛黃清心丸、同仁大活絡丸等。上半年,分產品來看,公司前五名系列營收22.37億元,同比增22.84%。此外,營業成本為9.37億元,同比增25.75%;毛利率為58.13%,比上年減少0.97個百分點。
前三季度,同仁堂營收106.83億元,同比增長18%;凈利潤9.20億元,同比增長28.67%。
二級市場方面,7日,同仁堂早盤沖高回落,截至午盤收盤小幅上漲0.54%,報37.30元/股,目前總市值512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