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江蘇外貿新業態新模式快速發展,其中跨境電商規模更是增長迅猛,成為穩外貿的重要力量。作為跨境電商企業在境外實現本土化運營的重要依托,海外倉也迎來新的發展期。
據南京海關統計,前11個月江蘇省外貿進出口值4.71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7.3%,累計進出口、出口、進口規模再創歷史同期最高。其中,跨境電商克服了時間、空間上的局限,成為穩外貿重要力量。
作為跨境供應鏈的主力,海外倉是跨境電商的關鍵基石。今年以來,海運價格的上漲、一倉難求等現狀使得越來越多的企業意識到海外倉的重要性。
在地處歐洲中部,毗鄰歐盟發達國家的波蘭波茲南,江蘇匯鴻國際集團中鼎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在這里布局了一座2000余平方米的海外倉。正式運營一年以來,該海外倉已經接到了涵蓋家具、輕工產品等領域的多家企業訂單,市場十分火爆。
負責人徐行表示:“目前我們在跟一些第三方準備用倉的企業在談的過程中,也會遇到一些用倉需求比較大的客戶,目前我們現有的倉位和倉儲面積是沒辦法滿足別人的用倉需求的。”
江蘇多次出臺政策鼓勵支持海外倉建設,今年3月,建成公共海外倉服務聯盟,12月,省商務廳確定江蘇匯鴻國際集團中鼎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等 13家企業運營的海外倉為省級公共海外倉,助力更多 “江蘇制造”送抵全球。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江蘇有70家以上的企業運營各類海外倉超過200家,分布在40余個國家和地區。江蘇蘇航供應鏈集團市場部經理馬驍認為,有了海外倉,公司可以在備貨方面靈活調配,因為規模體量的本地化運輸派送,一定會極大減少運輸時間,這種物流體系,一定會逐漸取代行郵。馬驍說:“絕大部分的普貨類還都是以集貨減少本地派送時間為主,所以海外倉會逐漸加大占有比例。”
不過,國內海外倉新業態仍處于發展初期。業內人士表示,需要革新海外倉模式,或者在海外倉運作方式中加入數字化、智能化元素,從而提高運作效率。
如匯鴻集團中鼎控股意圖結合AR、VR等技術,提升其海外倉的展示能力;焦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徐波提出,要構建專業化、信息化、網絡化的“倉網”,早在2014年,他們便在美國洛杉磯布局了一座2萬多平方米的海外倉:“我們并不把海外倉當做全部,而是當做是關鍵的節點之一,以專業化網絡化的這樣的一個特點去布局,同時圍繞著海外倉,我們還積極地在布局國內倉網、考慮到上游供應商就近的拼箱需求,也構筑了整個跨境全鏈路的重要的節點。”
作為制造業大省,海外倉的運營模式也將為江蘇工業品跨境電商的發展賦能。
業內專家認為,當前情況下,工業品跨境電商應當擁有穩定、連續的供應鏈,才能最大程度發揮優勢。
而海外倉正擁有這些特性,同時,規范運營的海外倉能夠更好地為工業品出口進行服務。建設標準化海外倉,不僅對提升海外倉運營管理能力和效率、降低跨境電商物流成本具有重要意義,也是新型物流基礎配套支撐體系建設中的重要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