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A股市場再度陷入調整,成長股、價值股均出現回落,鋰電池、白酒、醫藥等權重板塊跌幅靠前,拖累三大股指單邊下挫。
截至昨日收盤,上證指數報3555.26點,下跌1.17%,科創50指數跌1.65%;深證成指下跌1.96%,創業板指跌1.71%。滬深兩市合計成交10935億元。
自去年年底以來,雖然指數表現低迷,但游資交易活躍度顯著提升,推動不少短線熱門股走出連續漲停。但隨著相關個股股價進入高位,游資開始顯現獲利了結的意愿。
在眾多熱門股中,開開實業表現最受市場關注。昨日早盤,開開實業股價再度觸及漲停,加上此前的7連板,公司新年以來累計漲幅最高升至114%,成為2022年A股市場首只翻倍股。
游資蜂擁進場是帶動開開實業短期大漲的重要因素。新年以來,交易所陸續公布5張開開實業龍虎榜。在這5張榜單中,買入一側均由券商營業部“組團”,鮮現機構身影。
針對游資抱團交易的情況,開開實業在1月12日晚間披露的公告中明確提示相關風險。
開開實業表示,近期公司股價漲幅已經遠超扣除非經營性損益前后凈利潤的增長幅度,可能存在偏離公司業績的非理性交易情形。對于當前的非理性交易情形,公司提示廣大投資者注意股票投資風險,謹防市場游資“擊鼓傳花”,理性決策,切忌盲目跟風。
事后來看,開開實業的此次風險提示十分及時。
昨日尾盤集合競價,開開實業突遭資金大額拋售,公司股價從原先的漲停價位被砸至收盤下跌6.13%。3分鐘集合競價股價重挫超過16%,如此情形十分罕見,顯示部分游資開始大量拋出手中籌碼。
昨日盤后龍虎榜顯示,開開實業賣出一側的成交總額明顯高于買入一側。其中,海通證券太原新建路營業部、華泰證券寧波柳汀街營業部、光大證券寧波和義路營業部均賣出超過1100萬元。而位居買一的東方財富證券拉薩東環路第一營業部僅買入961萬元。
除開開實業外,龍津藥業、湖北廣電、冰山冷熱等個股昨日尾盤均出現價格與量能的異動,上述個股均為近期游資交易活躍的短線熱門品種。
在游資輾轉騰挪的另一側,機構資金仍未能形成一致預期。昨日,新能源等成長賽道及白酒等大盤藍籌均震蕩回落,銀行、石油等低估值板塊承接避險資金,但整體上漲持續性有待觀察。
西部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易斌表示,春節長假臨近,或引發市場成交量的回落。從A股歷史上看,春節前兩周往往因為避險情緒升溫而出現成交縮量。就今年來看,由于年初市場波動較大,投資者對市場前景的不明朗或引發觀望情緒濃厚,節前指數中樞出現系統性上行的難度較大。
“上市公司年度業績披露期臨近,市場正在回歸冷靜。整體來看,市場沒有系統性風險,投資者無需過度擔心。”易斌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