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期間,國際大宗商品出現一輪強勢上揚行情,美盤原油、天然氣、大豆和豆粕等板塊的部分龍頭品種,期價接連創出階段性高點。在此背景下,A股市場虎年首個交易日,國內期市也迎來了開門紅,商品期貨整體漲多跌少,LPG(液化石油氣)、豆粕主力合約漲停,菜粕漲幅逾8%,低硫燃料油、豆二、動力煤、PTA等品種主力合約也漲逾5%;截至2月9日收盤,農產品板塊整體保持上漲勢頭,“豆氏三兄弟”的大連豆一、豆二和豆粕實現了“三連陽”。
對此,華夏基金相關人士告訴記者,國內春節長假期間,美大豆和豆粕期貨大幅上漲。在此影響下,國內豆粕期貨也迎來了“開門紅”行情,消化了春節期間美豆漲幅利好因素。目前南美大豆產量受損及美豆出口好轉的邏輯仍將持續,預期美豆及豆粕期價或仍相對偏強。
中糧期貨研究院相關人士告訴記者,國內春節長假期間,國際商品市場部分品種期價接連創出新高,國內市場在首個交易日也表現出跟漲態勢,其中,豆粕和LPG的表現最為明顯。具體來看,在當前天氣炒作的環境下,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市場基金凈多單快速增加,后期期價預計還有上漲可能,而國內豆粕庫存仍然處于偏低水平,供需格局仍偏緊張,預計國內豆粕期價將跟隨美豆波動偏強震蕩;對于LPG,多重利好加持下短期或可延續漲勢。
東證衍生品研究院商品策略分析師吳夢吟向記者表示,國內春節長假期間,美國宏觀經濟數據促使國際商品市場表現強勁,同時,在基本面的配合下,原油和美豆粕期價漲幅擴大;假期外盤估值的回升,推動國內市場節后首日豆粕和LPG期價漲停。
2月9日,國內商品期市出現了分化勢頭,但部分品種延續強勢。分板塊來看,農產品和有色金屬表現突出,兩大板塊多個品種連續三日上揚,其中,豆類和工業品類部分品種更是創出階段性新高,而貴金屬則整體維持寬幅盤整態勢。
銀河期貨首席分析師馮潔告訴記者,節后國內商品市場走高,一方面在于市場普遍預期中國宏觀經濟將繼續向好,貨幣政策也將是平衡偏寬松,因此,商品價格仍有上漲基礎,另一方面則是全球目前的通脹預期還將繼續持續,大宗商品基本面還會偏緊。展望一季度,基于對資金面和天氣面等考慮,原油及下游產業鏈還會存在投資機會。
由于股期市場聯動表現,在商品期市整體偏強,尤其是部分品種期價強勢上揚背景下,相關概念股和主題基金也同樣有不錯表現。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生豬養殖概念股中的新五豐、牧原股份、溫氏股份等,在節后持續翻紅。
與此同時,多只商品主題基金節后也呈現出收益大幅提升的態勢。根據WIND數據顯示,2月9日在全市場9322只基金中,日回報排名居前的多是商品主題基金,國泰中證煤炭ETF、華夏飼料豆粕期貨ETF、建信易盛鄭商所能源化工期貨ETF,及對應的聯接基金,排名均處靠前位置。
事實上,年初至今,在全市場排名靠前的基金也多為商品主題基金。WIND數據顯示,截至2月9日,年初以來,收益率在10%以上的基金有17只,其中商品主題類占到13只;嘉實原油、易方達原油、建信易盛鄭商所能源化工期貨ETF和廣發道瓊斯美國石油A人民幣年內收益更是保持在15%以上。
吳夢吟補充說,隨著歐洲取暖季漸入尾聲,有色板塊炒作題材或轉至國內基建政策提振,關注部分有色品種內外盤強弱關系轉換所帶來的跨市套利機會;對于能源化工板塊,因原料趨勢偏緊,油化工或持續強于煤化工。同時,春節期間多數商品累庫的季節性規律是否兌現,以及節后需求恢復情況,或為一季度商品走勢提供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