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上周繼續震蕩走高,恒生指數向上突破半年線,并多次挑戰25000點,該點位可能是近期多空爭奪的焦點。中期來看,恒指站穩半年線后,距離年線壓力位仍有一定上升空間,多數權重股及板塊在低位異動,可繼續留意港股中長期做多機會。
外圍市場方面,過去一周美股三大指數大幅波動。美國1月CPI同比上漲7.5%,為1982年3月以來最高水平,市場恐慌情緒升溫,美聯儲加息預期驟增,且全球疫情持續擴散,給市場帶來不確定性。
從恒指牛熊證資金流的動向可以看出市場資金對于港股后市的態度。截至上周四的過去5個交易日,恒指牛證共出現約2.7億港元資金凈流出,恒指熊證累計獲得約2.4億港元資金凈流入。由此可見,港股在開年以來連續反彈之后,短線有一定的獲利回吐需求。 個股看多資金流方面,截至上周四的過去5個交易日,中移動的相關認購證及牛證共獲得約6618萬港元資金凈流入,為資金流入最多的個股。產品條款方面,目前市場上較活躍的中移動認購證為行使價60港元至64港元附近的中期價外條款,實際杠桿8.1倍至8.3倍??纯召Y金流方面,期內阿里相關認沽證及熊證共獲得約1676萬港元資金凈流入。
場外期權引伸波幅普遍下跌,以三個月貼價場外期權為例,恒指的引伸波幅下降0.1個波幅點至19.8%,國企指數的引伸波幅維持于22.2%水平。個股板塊方面,匯豐的引伸波幅下降1.0個波幅點至25.2%,騰訊的引伸波幅下降1.7個波幅點至34.2%,中海油的引伸波幅上升0.2個波幅點至30.5%,工行的引伸波幅下降0.1個波幅點至18.4%,小米的引伸波幅維持于39.5%的水平,平保的引伸波幅下降1.4個波幅點至36.1%,美團的引伸波幅下降1.2個波幅點至57.2%,阿里的引伸波幅下降0.2個波幅點至53.1%。
港股大市投資氣氛逐步改善,權證市場引伸波幅持續回落,由于引伸波幅變化對權證價格有影響,若引伸波幅下跌,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權證價格也會下跌。除了引伸波幅下跌的影響,持倉權證一段時間也會損耗時間值,若標的股價沒有太大變化,要賺取回報的難度會隨著持倉時間而增加。若投資者認為大市已見底,計劃中線持倉,較合適的工具是牛證,因為牛證的時間值損耗輕微,也不受引伸波幅影響。不過,若計劃中線持倉,通常會選擇收回價較遠的牛證,杠桿一般較權證更低。
(本文并非投資建議,也非就任何投資產品或服務作出建議、要約、或招攬生意。讀者如依賴本文而導致任何損失,作者及法興證券一概不負任何責任。若需要應咨詢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