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參與北交所打新,我已獲利7063元。2月10日上午10時,我已頂格申購463500股威貿電子,繳付申購資金417.15萬元,希望能中簽并獲得理想收益。”入市13年的北京市投資者林先生興奮地告訴記者,2022年北交所上市的注冊制維度的兩只股票他都中簽了,且收益可觀。
根據安排,2月10日,北交所迎來虎年春節后的首只新股申購:威貿電子以直接定價方式開啟網上申購,并將于2月16日公布發行結果。發行價格為9.00元/股,發行市盈率為27.17倍。
據了解,威貿電子主營業務為研發、生產、銷售各類線束組件及注塑集成件,處于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在不考慮超額配售選擇權的情況下,威貿電子本次公開發行股份數量為2059.57萬股,預計募資總額1.85億元。公司計劃將募集資金用于新建廠房項目及增加投資、償還銀行借款及補充流動資金等。
根據公告,本次發行包括網上發行和戰略配售兩部分。戰略配售方面,威貿電子共吸引9家戰略配售投資者,涵蓋投資機構、公募基金、私募基金和證券公司,承諾認購總股數411.91萬股,認購金額為3707.22萬元。9家戰投分別為淄博威貿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匯添富基金、華夏基金、嘉實基金、宏源匯富創業投資有限公司、開源證券、深圳市丹桂順資產管理有限公司、重信晨融(青島)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上海誠毅錦冠創業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
相比威博液壓0.04%和滬江材料0.11%的中簽率,北京利物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創始人、合伙人常春林預計,“威貿電子‘打新’中簽率或高于0.11%。在賺錢效應的帶動下,各類投資者加速布局北交所市場,市場交易活躍度持續提升,市場參與者信心得到有效提振。”
常春林認為,北交所注冊制第一股威博液壓股價自上市以來持續走低,而滬江材料自上市以來整體交投情況較威博液壓更加活躍,也改變了除北交所首批公司外,新上市的公司(吉岡精密、威博液壓)上市后股價持續走低的態勢。新股上市后市場表現跟標的公司質地情況息息相關,股價走勢出現分化也是市場選擇的必然結果,具備較高成長性、較高盈利能力以及較高技術壁壘的公司或將持續獲得投資者青睞。
不過,也有投資者稱已多次“陪跑”。天津市投資者邢先生表示:“我嘗試用近20萬元‘打新’,分別申購了威博液壓和滬江材料,但都沒中簽,希望威貿電子能給力。”
除威貿電子外,已獲批發行尚未實施公開發行的還有泓禧科技、凱德石英、路斯股份3家公司。
此外,隨著發行審核穩步推進,北交所“預備隊”持續擴容。據北交所官網數據顯示,截至2月10日記者發稿,有64家企業處于發行上市審核階段,包括1家已受理、42家已問詢、1家通過上市委會議以及20家中止。
1月28日,全國股轉公司發布修訂《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分層管理辦法》(以下簡稱《分層管理辦法》)的征求意見稿,對創新層的進入標準、調層機制、進層頻次、降層安排等進行了調整。常春林認為,因北交所上市公司由創新層公司產生,而根據《分層管理辦法》要求,"預備隊"創新層進層機會一年將增至6次,預計大量的擬掛牌企業和基礎層公司將大規模、更快速的進入創新層,為北交所提供源源不斷的“生源”,成為北交所堅實的后備力量。
常春林預計,隨著創新層企業急速擴充,預計3年—5年,北交所上市公司總量將超50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