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久前舉行的中國同中亞五國建交30周年視頻峰會上,習近平主席在講話中提到:“在陜西支援抗擊疫情的哈薩克斯坦小伙馬文軒的一句‘我是外國人,但不是外人’,感動了無數中國人。這樣的暖心故事匯成了中國同中亞國家人民同甘共苦、心心相印的動人交響曲。”
近日,馬文軒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習近平主席的話語讓他倍感振奮:“我要用好在中國學到的知識,為中國和中亞國家的友好交流貢獻自己的力量。”
馬文軒的父親是一名中醫,從小耳濡目染,他對中醫和中國文化產生了濃厚興趣。2013年,習近平主席在哈薩克斯坦納扎爾巴耶夫大學發表重要演講,倡議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那一年,馬文軒踏上了赴中國求學之路。目前,他已是陜西中醫藥大學研究生三年級的學生。
“共建‘一帶一路’為我們帶來很多機遇。”馬文軒說,共建“一帶一路”有力推動了哈中兩國之間的人文交流和教育合作。現在,越來越多哈薩克斯坦學生來中國學習,這是兩國人民友誼不斷加深的有力證明。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哈兩國團結抗疫、共克時艱。中國政府派出抗疫醫療專家組與哈薩克斯坦同行并肩作戰,中國援助的抗疫物資及時運送到哈薩克斯坦抗疫一線。
“哈中是一家人,互相幫助是分內之事!”2021年歲末,馬文軒投身西安抗疫一線擔任志愿者。在寒冬里,他穿上防護服一干就是七八個小時,登記信息、發放物資,經常忙得連飯都顧不上吃。周邊熱心居民惦記著他,經常給他送飯、送暖水袋等。回憶起那段難忘的經歷,他說:“大家都想多做一點事情,我只是做了些力所能及的事。我是外國人,但不是外人。”
北京冬奧會開幕當晚,馬文軒和同學們守在電視機前觀看了現場直播。哈薩克斯坦代表團入場時,旗手身著的傳統服裝獲得很多中國網友的點贊。這一細節讓馬文軒非常感動。他說:“北京冬奧會開幕式場面壯觀,中國傳統文化元素令人印象深刻,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文化也得到了展現。我們都相信,北京冬奧會將是一屆更團結的體育盛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