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工具讓企業在保供穩價中更有底氣
昨日,國家發改委發布消息稱,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和國務院領導同志系列批示精神,2月22日,國家發改委組織召開化肥保供穩價工作機制第二次會議,研究部署春耕化肥保供穩價工作。
會議要求,根據今年春耕化肥保供穩價形勢,要從化肥產供儲銷等多環節入手,多措并舉、壓實各方面責任,切實做好春耕化肥保供穩價工作,夯實糧食豐收基礎,為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營造良好的經濟社會發展環境。
事實上,作為保障春耕備耕的重要力量,春耕保供農資企業一直在行動。春來雨水足,四野新農忙,春節過后,國內春耕備耕從南到北陸續啟動,對于農資企業來講,抓好春耕農資供應服務工作刻不容緩。
近日,中農集團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農控股)向全行業發布“攜手奮進、共保春耕”倡議書,號召大家積極行動起來,與中農控股緊密協作,在原料供應、肥料生產、物流發運、基層分銷、農業社會化服務等領域開展深度合作,凝聚行業力量保障春耕期間化肥供應充足、價格穩定、服務到位,春耕生產不誤農時。
“倡議書發出后,得到了行業內越來越多企業的積極響應,去年公司與63家企業達成協議,今年已有208家企業與公司簽訂了《2022年春耕化肥保供合作協議》。”中農控股相關負責人稱。
采訪中,期貨日報記者了解到,在當前“保春耕”的具體行動中,承儲企業“國家隊”充分發揮農資供應主渠道作用,多措并舉、上下聯動、內外協調,全力以赴保障春耕農資充足供應,穩定糧食生產。
目前,中農控股下屬12個生產基地開足馬力促生產,春耕期間預計將生產各類肥料約75萬噸。據上述相關負責人介紹,春節以來,公司下屬五洲豐生產基地各條生產線“火力全開”,單日產量6000噸左右,產量較往年增長20%,生產高峰將持續到4月中旬。截至目前,五洲豐公司已向全國十余個省份發運肥料產品20余萬噸。
為確保春耕生產有序推進,春節以來,中農控股提早部署安排,線下線上密切配合,確保優質貨源直供基層。
“從大年初二開始,中農金瑞采取網上辦公、電話溝通等措施,積極協調原材料采購,最多的一天到貨近1200噸,為春耕備肥奠定了堅實基礎。”上述負責人稱,不僅如此,公司還邀請多位行業大咖交流農業產業政策、綠色農資、鹽堿地改良等熱點話題,做好相關線上服務。
從流通環節來看,不少農資企業積極與上游重點生產企業開展產銷對接,加大備肥力度。
“目前,四川農資化肥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四川農資)加大貨源采購力度,在新疆、內蒙古、青海、陜西等多地采購訂單,全力協調廠家生產發貨,最大限度保證供應。”四川農資氮肥事業部總經理張硯表示,公司通過各種渠道組織貨源,嚴格按照保質、保供、穩價的要求,做好農資調運工作,確保承擔的儲備品種數量充足、價格穩定、質量優良,全力做好疫情防控期間化肥儲備供應,為春耕生產保駕護航。
據了解,中農控股也將繼續加大采購調運和儲備力度,積極組織產銷對接,全力保障國內化肥市場供應。截至目前,公司已與208家國內知名企業簽訂了2022年春耕化肥保供合作協議,累計化肥調入量、銷售量分別同比增長5%、15.8%。
此外,記者在采訪中也留意到,為用戶提供優質、低價、穩定的貨源,科技惠農成為農資企業助力春耕肥保供穩價工作的新舉措。由中化化肥、中化資本、鹽湖股份共同投資成立的益通數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堅定落實化肥保供穩價要求,利用旗下“肥易通”平臺,近日舉辦了多場“科技惠農、春耕保供”大型工廠直銷活動。其中,與瑞星集團合作舉辦的兩場平臺直銷活動中,向東北地區大量供應大、小顆粒尿素貨源。
據了解,該活動的舉辦獲得了廣大用戶的積極響應與廣泛好評,短短兩天的活動中,成交量近8000噸,成交額突破2000萬元,為東北地區用戶,特別是中小用戶開辟了全新的購買渠道,貨源直達基層,壓縮了流通渠道,降低了農民用肥費用。根據當前市場價格計算,近期,“肥易通”平臺的活動為農民春耕用肥實際節約近100萬元。
不僅如此,尿素期貨也成為農資企業保春耕承儲化肥的有力抓手。“近年來,尿素現貨市場價格波動頻繁,經常呈現淡季不淡、旺季不旺的市場表現。在承儲期滿出庫時,化肥銷售價格往往低于入庫價格,疊加倉儲占用、資金占用等承儲成本,承儲企業面臨虧損困境。”張硯表示,尿素期貨上市后,作為國內最早開展尿素期貨套保交易的企業之一,四川農資利用期貨工具,通過切實有效的風險對沖,降低了企業的承儲風險,保障了春耕尿素的供給,讓企業在保供穩價中更有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