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厚土,曾輝映著古絲綢之路的榮光,在開放的新時代,廣袤的天宇將架起新的合作橋梁。
春暖花開,好消息從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傳來,鄭州航空港興港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入股柬埔寨國家航空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柬國航”),河南—柬埔寨—東盟“空中絲綢之路”藍圖初顯,河南將再添“空中金橋”。
“如果說鄭州—盧森堡‘空中絲綢之路’是‘貨運版’‘歐洲版’,那么河南—柬埔寨—東盟‘空中絲綢之路’則是‘客運版’‘亞洲版’。”3月15日,興港投資集團柬國航項目負責人這樣形容入股柬國航對于河南打造國際航空樞紐的重要意義。
聯通東盟延伸歐亞 鄭州國際航空樞紐建設再提速
2022年1月1日,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正式生效,標志著全球人口最多、經貿規模最大、最具發展潛力的自由貿易區正式落地。
今年河南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拓展開放平臺新空間,搶抓RCEP生效新機遇,強化與東盟、日韓等國家和地區合作。
在此背景下,航空港實驗區支持興港投資集團入股柬國航,通過產業引導基金收購柬國航28%股權,成為僅次于柬埔寨王國政府(持股30%)的柬國航單一第二大股東。
柬埔寨與東盟各國的飛行時間在0.5至3小時之間,在“東亞/東北亞—東盟空中絲綢之路”中具有突出的地緣優勢。鄭州機場貨郵吞吐量10年增長6倍,2021年首次突破70萬噸,連續兩年躋身全球貨運機場40強。
“雙方的合作是優勢互補、合作共贏之舉。”柬國航項目負責人介紹,通過設立柬國航中國區總部,全面拓展鄭州至東盟航線,形成向南“經柬飛”至東盟各國、向北“經豫飛”至東北亞和俄羅斯遠東地區的雙樞紐,以全面建成“客運版”“亞洲版”“空中絲綢之路”為目標,助力鄭州成為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國際航空樞紐。
經貿互通合作共贏 河南對外開放構建新格局
據海關總署最新發布的數據,2021年,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達39.1萬億元,其中“中國—東盟”貨物貿易高速增長,總額達5.67萬億元。在中國貿易伙伴中,東盟連續兩年保持中國第一大貨物貿易伙伴。中國自2009年起連續13年保持東盟第一大貿易伙伴。這些數據,彰顯出“中國—東盟”經貿關系的巨大活力與強勁韌性。
“柬國航項目的實施,將搭建起中國中部地區與東盟乃至RCEP成員國之間加強人員交流、開展國際合作、密切貿易往來的重要橋梁,雙方可深入開拓東盟及中國的廣闊市場,對于河南省產業引入及區域價值提升,推動河南進一步擴大開放都有重要意義。”業內人士這樣評價此次合作。
對于發展前景,柬國航項目負責人充滿信心,他表示,將以柬國航為載體,在鄭州設立航空培訓基地、促進航空融資租賃業務發展。
結合現有鄭州新鄭綜合保稅區和跨境電商產業的快速發展,雙方還謀劃在鄭州打造游客集散中心、東盟經貿文旅合作中心等,發展機場免稅店及特色文旅相關產業,吸引旅客消費,助力鄭州當好國家隊,提升國際化,打造成為國際消費中心城市,促進鄭州成為瀾湄合作、RCEP合作的重要承接地。
“一客一貨”“一亞一歐”,互為補充、相得益彰,千年絲路將再次煥發蓬勃生機,為河南加快融入全球產業鏈、加速高質量發展步伐提供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