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對印尼總體經濟造成巨大損失。疫情開始之初,印尼境內的所有大型商場、傳統集市和路邊店鋪全部關門歇業2個月,在疫情好轉之后,政府也只允許它們保持75%的最大承載人數,制造業和零售行業叫苦不迭,很多小本經營的店鋪更是紛紛倒閉,特別是雅加達、日惹、萬隆和巴厘島等依靠外地游客購物的城市,紛紛出現了倒閉潮。
印尼中小微企業超過6400萬家,占印尼企業總數的99.9%,對該國GDP的貢獻率達到60.3%,并吸納了97%的勞動力,占就業總人口的99%,疫情造成的經濟沖擊對這些中小微企業的影響最為巨大,此類企業的大規模破產倒閉不僅會影響印尼經濟發展,還將危及社會穩定。在這些巨大壓力下,印尼政府希望化危為機,加快促進印尼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全國的數字轉型。
由于民眾在疫情期間時常需要居家隔離,公共活動受到限制,從而催生出大量的線上教育、線上辦公和線上購物需求,印尼大量的中小微企業也在疫情期間加速將業務遷移到線上數字平臺,以保持公司運轉和業務正常運行。京東印尼3C業務總經理和磊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京東印尼的電信零售客戶Trikomsel在疫情前就是主要從事線下銷售,疫情暴發后街頭人流銳減,線下門店經營極其困難。隨后該客戶于2021年通過京東印尼開展線上銷售和線下引流,效益大有起色。目前線上銷售和引流創造的效益已經占到公司整體效益的六成以上。
不僅僅是這一家公司和京東印尼一個平臺,在疫情期間,印尼整體網上購物、快遞和外賣平臺銷售量都出現了爆發式的成長,印尼統計局近期數據顯示,目前印尼已經有47.75%的企業利用信息技術開展在線營銷,而2020年疫情暴發之前,這一數據僅為5.76%。而截止2021年底,印尼互聯網用戶的累計購物總額增長了49%,從470億美元增至700億美元。印尼中小企業與合作社部部長特坦·瑪斯杜齊說,從2020年7月至2021年6月,共有650萬家中小微企業遷移到電商平臺。與10年前該國只有線下實體市場相比,這一變化可謂巨大。
事實上印尼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國家建設的整體數字化轉型并不僅僅顯現在上述的經濟、教育和生活領域,在金融、交通、基礎設置建設和醫療衛生等其他公共領域印尼政府也在推進數字化轉型。印尼央行行長佩里·瓦吉約表示,數字化轉型可以支持印尼國民經濟更快速、更強勁的復蘇。印尼央行這在鼓勵各大銀行等金融機構支付系統的數字化,包括跨境支付交易、開放API(應用程序編程接口)、跨境快速響應(QR)和央行數字貨幣(CBDC)。
印尼新首都的建設也將更加注重數字化技術的落地。和磊對此分析表示,目前印尼雖然是東南亞最大的經濟體,但由于島嶼眾多、經濟發展不平衡,導致基礎設施建設乃至數字化轉型程度的不均衡。以雅加達、萬隆和泗水為代表的爪哇島大城市無論是交通、物流、倉儲等基礎設施還是4G信號和光纜覆蓋等互聯網接入,都比蘇拉威西、蘇門答臘等外島強很多,政府在開展數字化轉型之前必須首先完善外島的基礎設施軟硬件建設。“但這種不均衡也蘊含了數字化轉型的潛力。印尼政府可以將基礎設施建設同數字化建設合二為一,實現數字化的跨越式發展,直接步入去中心化、移動化的最新數字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