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麥隆克里比深水港項目不僅惠及喀麥隆和次區域,也是中法合作模式的有益實踐。日前,中國港灣工程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稱中港)中部非洲區域管理中心總經理許華江在接受專訪時說,中法在第三方市場的合作是“強強聯合”,有利于將中國優秀的制造能力和發達國家的成熟商業理念結合,實現多方共贏。
克里比港是喀麥隆唯一深水港。2011年,喀麥隆政府通過中國進出口銀行“兩優貸款”,同中港簽署5.68億美元合同,建設深水港一期項目。該項目采用中國標準,包括一個4萬噸級多用途泊位和一個5萬噸級集裝箱泊位,歷經三年建成,于2018年3月正式開港運營。目前由中港、法國波洛萊集團、法國達飛海運集團和喀方組建克里比集裝箱碼頭運營公司,聯合運營港口一期。
聯合運營體數據顯示,一期自運營以來,年營業收入穩步增長。截至2021年12月,累計營收6301萬歐元; 2021年營業額較2020年增長52%,為運營以來最高值。2021年度進口箱量相較于2020年增長117%。截至2021年12月底,港口累計接收船舶822艘,平均每年接收船舶205艘。
圖為克里比港務局規劃與環境部官員帕特里克·姆比拉 新華社發(科普索攝)
克里比港務局規劃與環境部官員帕特里克·姆比拉指出,港口運營以來對喀麥隆經濟影響顯著。深水港的關稅收入從2019年的7.5億中非法郎(約126萬美元)飆升到2021年的1500億中非法郎(約2.5億美元)。港口建設和運營直接創造了約1000個就業崗位。七年前,克里比只有兩家銀行,如今已有七家銀行。依托港口,已成立包括木材廠、可可廠和水泥廠等約30家企業。同時,港口輻射中非共和國、乍得和剛果(布)等腹地,拉動次區域經濟發展。不久前,喀麥隆政府與剛果(布)政府簽署協議,決定在兩國邊境一鐵礦區修建鐵路連通克里比港。
2015年,中法兩國在巴黎發表聯合聲明,鼓勵和支持兩國企業在第三方市場開展或加強合作。克里比深水港項目不僅惠及喀麥隆和次區域,也是中法合作模式的有益實踐。
圖為中港中部非洲區域管理中心總經理許華江 新華社發(科普索攝)
許華江認為,中法聯合運營,優勢互補,強強聯合。以克里比深水港項目為例。波洛萊是非洲最大的物流運輸服務商,在全球的物流網點非常密集,可以為港口運營提供穩定的物流量。達飛是全球第三的集裝箱承運公司,其運量在非洲西海岸位居第二,具備完善的航線。而中港是全球最大的港口設計建設公司,也是克里比深水港項目指定的唯一機械設備供應商和維修商。
此外,對于中方而言,中法聯合運營是一個學習良機。“西方企業擁有上百年的海外運營歷史,具備成熟的管理架構和運營理念,在特許經營方面優勢明顯,值得借鑒。有了克里比深水港運營經驗,中港投資并控股在建的尼日利亞萊基港項目,可謂學以致用。”許華江說。
他認為,聯合運營模式也利于規避政治風險。非洲國家政局不穩。法國在喀麥隆有傳統影響力。而中國是喀麥隆重要貿易國,影響力也持續上升。所以,在喀麥隆,中法聯合運營更有利于抵御政治風險。
他還認為,聯合運營的模式可以化解利益沖突。緩解西方國家企業、中國企業、當地政府等各方的利益沖突和矛盾。
圖為疏港高速公路 新華社發(科普索攝)
目前的聯合運營當中也存在一些問題。許華江認為,目前聯營體運輸業務發展不平衡,轉運業務量遠大于進出口業務量。同時,港口交通運輸基礎薄弱,缺乏經濟區和物流區,配套設施不足。
為了彌補道路和物流園缺失給客戶、物流公司和進出口商造成的額外成本,聯營體和港務局將下調價格以增加對進出口商的吸引力。中港將推動港務局實現克里比港口-工業綜合體的開發,并促使政府盡快實現相關基礎設施建設承諾。
許華江認為,疏港高速公路、深水港和物流園是克里比地區、喀麥隆和次區域物流網絡的重要組成部分。港口及疏港高速公路的建成給物流園及工業區提供了良好基礎。同時,園區建設又將給港口及疏港高速公路帶來更多交通流量。三者在經濟關系上相互依存、相互促進。
據中港介紹,在深水港一期項目的基礎上,中港已與喀方簽約深水港二期項目和疏港高速公路一期項目。深水港二期項目合同金額為7.94億美元,目前正在建設中,包括7萬噸級和10萬噸級的集裝箱碼頭,建成后將由中法聯合運營,而一期運營權則移交喀方。疏港高速公路一期項目合同金額為4.53億美元,將于今年4月投入運營,這是喀麥隆首次采用中國標準建設的高速公路,將由中港獨立運營30年。2018年中港與港務局簽署克里比物流園項目商務合同,目前正在推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