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國—烏干達職業技能發展與創新大賽主賽區決賽,日前在位于烏干達穆科諾地區納曼韋工業園區的工業技能培訓與生產中心舉行。烏方有63名選手進入決賽,他們大多是在中心接受培訓的學員。
比賽由中非職業教育聯盟支持,共設精密機械加工、數控加工、焊接技術、電氣自動控制技術等4個競賽項目。洛維斯就讀于烏干達基揚博戈大學,這次參加焊接技術項目的角逐。她嚴格遵照安全生產規范要求,在四濺的火花中,干凈利落地完成了每一步操作流程,最終獲得一等獎。“在學校,我學了不少有關材料加工的理論知識,但涉及鍛造、焊接等技術環節的實操經驗幾乎沒有。”賽后,洛維斯說,“為了參加比賽,我每天在車間練習超過8個小時,不知用掉了多少根焊條。你看,照片中是我半天時間焊接的材料,已經堆得很高了。”洛維斯自豪地向記者展示了練習時的照片。
談到今后的打算,洛維斯說:“掌握了基本的焊接技術,回到學校后,理論學習能更加深入,也更有針對性。”洛維斯的哥哥就在中企工作,參與了烏干達艾伯特湖油田項目開發工作。“畢業后,我也想像哥哥一樣,為家鄉的發展出一份力”,洛維斯對未來發展滿懷憧憬。
工業技能培訓與生產中心成立于2020年,由中方援建,并派遣12名中方教師在此授課,開設有五金加工、焊接、噴涂、機械加工、木材加工和PLC可編程控制技術等課程。
“這是我們培訓的第二批當地學員,他們有來自烏干達工業研究院的教師、中企當地員工,也有中心附近學校的大學生,共111人,是當地技術生產青年骨干。”中國援烏職業技能與維保培訓師李樂毅介紹,“在注重理論考核的基礎上,我們靈活調整了今年的考核辦法,以比賽代替筆試,更好激發學員們求學和鉆研的熱情。”
比賽結束當天,111名學員全部以優異成績順利結業。“從大學獲得的理論不能代替實踐經驗。我們從中國老師這兒學到的技能非常重要。”學員塔比莎告訴記者。
為加強中烏職業教育交流合作,此次比賽還在湖北黃岡職業技術學院和四川建筑職業技術學院設立分賽區。通過視頻連線形式,兩國學員實現了同場競技。“與中國職業院校同步辦賽,讓我們看到中國學員嫻熟的操作本領,有了學習榜樣,也增進了雙方年輕人之間的友誼。”塔比莎說。
烏干達工業研究所工程主管、主賽區裁判長戴維·伊盧科爾表示,此次比賽進展順利,兩國學生在實踐中提升了技能水平。“烏中技能培訓機構間合作良好,希望兩國學生的交流越來越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