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四次會議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期貨和衍生品法》(以下簡稱“期貨法”),自2022年8月1日起施行。
歷經多年,這項對期貨市場發展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法案最終落地。多位期貨公司高管對記者表示,期貨法的出臺是大勢所趨,不僅圍繞期貨市場發展,也將服務國民經濟發展。而隨著多項預期逐步落地,中國期貨市場大有可為。
進一步增強
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
三十多年來,中國期貨市場從無到有、從小到大,逐步成為助力實體經濟發展、有效管理價格風險的重要手段。尤其是近年來,受新冠肺炎疫情、地緣政治等因素影響,大宗商品價格波動加劇,給實體經濟發展帶來了較大不確定性。與之相對應的,實體企業對期貨市場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方正中期期貨總裁許丹良對記者表示,期貨法的出臺可謂恰逢其時,有利于進一步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為實體經濟發展保駕護航。“完善資本市場法律體系是大勢所趨,期貨法的出臺對于資本市場來說意義重大,期貨市場將開啟發展新篇章。”
銀河期貨總經理楊青向記者表示,對期貨行業來說,期貨法解決了此前期貨市場在法律和制度上存在的部分缺失,為建立期貨和衍生品全國統一市場奠定了基礎。這將有力促進和規范期貨行業發展,為服務實體經濟做出應有貢獻。
期貨法的出臺從市場實際情況出發,統籌考慮兩個市場(場內和場外),在系統規定期貨交易、結算與交割等期貨市場基本制度的基礎上,將衍生品交易納入法律調整范圍。
有期貨公司高管對記者表示,期貨法確立了衍生品市場的基礎制度,使衍生品市場發展有法可依。同時,在總結提煉既有經驗的基礎上,為改革創新預留空間。
年內廣期所
有望推出新品種
對于期貨市場來說,今年可謂是極具意義的一年。除了期貨法將落地實施外,業內預期廣州期貨交易所(以下稱“廣期所”)也有望在年內推出新品種。
近日,廣期所官網正式上線運行,根據官網信息顯示,未來兩年廣期所規劃推出的期貨品種數量多達16個。
具體來看,這些品種包括碳排放權、電力等事關國民經濟基礎領域和能源價格改革的重大戰略品種,中證商品指數、能源化工、飼料養殖、鋼廠利潤等商品指數類創新型品種,工業硅、多晶硅、鋰、稀土、鉑、鈀等與綠色低碳發展密切相關的產業特色品種,咖啡、高粱、秈米等具有粵港澳大灣區與“一帶一路”特點的區域特色品種,以及國際市場產品互掛類品種。
北京某期貨公司高管向記者表示,“廣期所今年推出新品種的預期很強烈,尤其是在期貨法即將實施的背景下,大概率會推出一兩個,但這還需要監管層的審批。”
許丹良表示,多年以來,期貨市場發展實際還是圍繞“量變”層面,真是意義上的“質變”還未出現,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市場發展還不成熟;二是司法體系保障不足;三是衍生品工具較為單一。期貨法納入對衍生品的監管,能夠更好地促進期貨市場實現質的提升??梢灶A期,未來的期貨市場將大有可為。
另有業內人士表示,期貨市場的價格發現、風險管理等功能對服務實體經濟有著重要意義,可以預期,期貨法的實施將助力期貨經營機構不斷探索新的經營模式,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和“三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