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受疫情影響嚴重的地區正抓緊復工復產。
4月21日,記者連線上海市、長春市多家銀行與企業等多方,探尋復工復產進度及金融機構助力情況。
上海:線上辦理+現場值守
響應企業訴求
4月21日,據上海銀保監局官網消息,為進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和支持復工復產金融服務工作,近日,上海銀保監局印發《關于堅持人民至上 做好金融支持抗疫和復工復產工作的通知》,提出十五條惠民保企工作舉措,引導轄內銀行保險機構在疫情防控中做好支持復工復產金融服務工作。
多家銀行正以實際行動助力實體經濟。某國有大行上海支行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我行主要通過線上開展業務,如遇到網銀不能處理且緊急的業務,支行有人值守,若條件允許且符合防疫要求,可幫客戶辦理。”不過,該工作人員也提到,這種模式對于大規模客戶而言,具體執行起來還有較多限制。
另一家股份制銀行上海支行的工作人員對記者說:“當前,我行可為企業提供對公業務服務,部分材料還可通過視頻核實、掃描核對、郵件流轉等的方式進行操作。”
日前,上海印發了第一批重點企業“白名單”通知,將集中資源優先保障集成電路、汽車制造、裝備制造、生物醫藥等重點行業的666家重點工業企業復工復產,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穩定順暢。
雖然金融機構并未出現在“白名單”中,但已有部分機構第一時間響應,以金融之力為企業復工復產保駕護航。
例如,米老板(上海)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承擔著民生物資保供的重任,員工24小時奮戰在生產線上,全力以赴保障上海全市的大米供應。在了解到企業急需資金支持擴大生產、保障庫存的情況后,中國銀行上海市分行敏捷反應,分支行緊密配合,在單位值守的員工爭分奪秒完成合同制作、材料準備、合同簽訂以及放款材料收集等一系列流程,于兩日內成功為企業發放300萬元貸款支持。
京西重工(上海)有限公司主營研發及制造制動系統零部件,是上海疫情暴發以來仍堅持生產及研發的少數企業之一。浙商銀行上海分行在主動與該企業“云溝通”時了解到,企業存在短期資金需求,但苦于封控區物流受限,無法及時提供全部紙質材料。隨后,浙商銀行上海分行靈活變通,通過線上協同、遠程審批等方式成功投放3000萬元,解決了該企業疫情期間保工保產的燃眉之急。
今年3月份以來,上海佳農香蕉實業有限公司因受疫情影響,操作部門人員緊張,但為確保企業跨境業務及時處理,中信銀行上海分行快速響應企業付款需求,簡化審核憑證,及時受理企業網銀付款業務,確保企業當日業務當日處理完畢,在保障外貿企業生產經營的同時,也為保障居民“菜籃子”出一份力。今年以來,該行共計為該企業辦理跨境匯款逾200筆,金額近千萬美元。
長春:部分網點先行復工
有序提供金融服務
根據近期長春市每日召開的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來看,金融業已積極復工,除了如上海市般在“后臺”提供金融支持外,也已沖至“前臺”——部分網點先行復工,進一步保障企業復工復產后不斷上升的金融需求。
“長春市自3月11日起實行管控升級,到4月14日實現社會面清零目標。4月20日,我行迅速響應政府有序復工復業號召,嚴格按照相關要求在長春城區內啟動了一家網點復工,以確保對公業務順利開展,對復工企業和疫情保供企業提供信貸等方面的金融支持。”4月21日,九臺農商銀行有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當前該復工網點單日可辦理各類對公業務近30筆,同時,對返崗復工的員工實行閉環管理,統一安排用餐住宿等,并發放個人防疫物資,做好環境消毒,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有序開展金融服務。
該負責人同時表示:“關于個人業務,銀行都將客戶引導至線上,自3月初至今,客服中心的員工一直堅守崗位為客戶提供服務。從金融機構角度來看,我們一直積極與地方相關部門保持溝通,希望下一步隨著疫情防控形勢和管控政策的調整,可以盡快恢復常規經營。”
某國有大行長春分行按照長春市政府相關要求,陸續恢復部分網點對外營業。記者以需現場辦理對公業務為由,致電其中一家網點。工作人員介紹,“目前到網點辦理業務的人員不算多,周一至周五的9:00-15:00您有需要均可來現場辦理。雖按相關要求,我們暫時只辦理對公業務,但您有個人業務也可提需求,我們在現有條件下盡量滿足。”
隨后記者從該國有大行長春分行官方公眾號公布的信息查詢到,該行在長春市內已有7家網點恢復營業,其中5家只辦理對公業務,另外2家只辦理非現金業務。
此外,另一家商業銀行吉林省分行官方公眾號公布的信息顯示,自4月20日起,該行在長春市內已有兩家網點對外營業,有序推進復工復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