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人士表示,受國內疫情擾動、海外輸入性通脹等因素影響,4月CPI同比和環比漲幅均有所回升。在保供穩價效應下,PPI同比和環比漲幅均有所回落。展望下階段,受供給沖擊和海外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影響,疊加去年低基數效應,CPI同比料溫和上漲。
食品和能源扮演CPI推手
4月CPI同比和環比均有所回升。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董莉娟表示,4月CPI溫和上漲,主要受國內疫情及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上漲等因素影響。
從同比看,4月CPI上漲2.1%,比3月CPI1.5%的漲幅擴大0.6個百分點。其中,食品價格漲幅由負轉正。4月食品價格由3月下降1.5%轉為上漲1.9%,影響CPI上漲約0.35個百分點。非食品價格上漲2.2%,漲幅與3月相同,影響CPI上漲約1.78個百分點。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分析,4月CPI同比漲幅擴大,主要受能源、食品價格短期波動擾動。首先,局部散發疫情導致部分商品物流成本上升,同時,部分居民增加消費品儲備,推動果蔬等商品價格上漲;其次,國內豬肉供需關系趨于平衡,豬肉價格觸底回升。此外,能源價格走高提高居民出行成本,去年低基數效應也推動價格漲幅擴大。
值得關注的是,4月交通工具用燃料價格和水電燃料價格同比漲幅較大。“反映出原油等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造成的輸入性通脹壓力有所加大,價格從上游向下游傳導。”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說。
保供穩價促PPI漲幅回落
4月PPI同比和環比漲幅雙雙回落。董莉娟說,4月份,盡管國際大宗商品價格高位運行,但各地區各部門堅決貫徹落實保供穩價決策部署,PPI同比和環比漲幅均有所回落。
統計數據顯示,保供穩價政策效果繼續顯現,調查的40個工業行業大類中,4月價格漲幅回落的有22個,比3月增加1個。
對于PPI后續走勢,人民銀行此前發布的《2022年第一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稱,未來PPI可能延續總體回落態勢,同時要謹防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帶來的輸入性通脹壓力。
翹尾因素持續回落有望拉動PPI同比進一步下行。紅塔證券發布的報告指出,去年5月PPI同比上漲9%,形成較高的比較基數,預計今年5月PPI同比漲幅會繼續回落。
溫彬表示,在去年基數逐漸升高的背景下,預計未來PPI同比漲幅將呈現趨緩特征,但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仍然形成輸入性通脹壓力,下階段需進一步實施好保供穩價舉措,暢通物流運輸,穩定國內物價水平。
物價或保持溫和上漲
業內人士預計,未來一段時間,物價或繼續呈現溫和上漲勢頭。
“近期由于供給沖擊和外部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物價上漲壓力有所加大。”國盛證券分析師楊業偉表示,一方面,受供給等因素影響,食品價格季節性回落幅度有限。另一方面,雖然近期油價趨于平穩,但同比依然在高位。疊加去年的低基數效應,預計未來幾個月CPI同比漲幅將繼續擴大。
豬肉價格可能成為影響物價運行的重要變量。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王立坤預計,二季度或三季度豬肉市場將由供求基本平衡向緊平衡過渡,屆時豬肉價格將進入上行通道,拉動CPI溫和上漲。
民生銀行研究院高級研究員應習文表示,豬肉價格進入回升周期后,疊加外部輸入性壓力的影響,通脹中樞大概率整體回升。財信研究院副院長伍超明認為,下階段CPI可能呈現溫和上漲態勢,但年內PPI同比下降的趨勢不會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