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NFT可謂是藝術圈的熱詞。早在2020年,數字藝術平臺Nifty Gateway的聯合創始人鄧肯·科克·福斯特(Duncan Cock Foster)曾說:“數字藝術運動正在以令人難以置信的速度發展。我認為,我們看到的增長速度是讓所有相關人員都感到驚訝的。”
在這段話中,鄧肯用“movement(運動)”來描述這場在全球藝術界中興起的風潮,以此預言NFT藝術無論對于創作還是市場而言都將帶來全新的,甚至是顛覆性的視角與思考。
Beeple《EVERYDAYS: THE FIRST 5000 DAYS》 尺寸:21,069 x 21,069 pixels (319,168,313 bytes) 代幣ID:40913 成交價:US$ 69,346,250
2021年,在元宇宙爆火、大型企業參與、各路明星紛紛涌入等因素的廣泛助推下,NFT熱度持續升溫。據第三方數據機構nonfungible統計,2021年NFT藝術交易規模達到140億美元,規模高達疫情前2019年全球藝術品拍賣總額105.7億美元的1.3倍。
從一定意義上來說,NFT藝術出現后所引發的種種討論,都是在傳統與創新交替過程中的必然。經過了2021年一整年的觀察與討論,大家對于NFT藝術已經有了新的認識,也有越來越多的傳統藝術家加入到NFT藝術的創作行列中。
一位女士正在觀看藝術家Mad Dog Jones的一件名為SHIFT的作品;Photo- AFP圖片來源于:Global Times
然而,我們似乎更多都是從NFT藝術的學術價值、交易方式和藝術史定位來觀察,卻很少從藏家的角度出發,分析他們在NFT藝術品收藏過程中顯現的種種問題。Art+Tech Report | Collector近期發布了一份名為《Art NFT Collecting》的報告,對306位國際藝術品和NFT藝術品收藏家進行了問卷式調查,通過一系列提問來了解他們的購買體驗,以及收藏NFT藝術品的動機等問題,為我們進一步展示、研究和銷售NFT藝術品提供了一定的依據。
在這份報告中,提出并總結了關于NFT藝術品收藏的9個方面的重要發現:
NFT藝術品屬于藝術品嗎? 什么是好的NFT藝術品? 在未來,數字所有權的概念將變得更加重要 藏家們希望看到更多高質量的NFT藝術展 大多數藏家購買NFT藝術品較少受到投機驅動 大部分的NFT藝術收藏者被社區意識所吸引 收藏家強烈渴望在現實生活中展示他們的NFT藝術品 超過三分之一的NFT藝術品收藏家是女性 NFT藝術品收藏熱在短期內不會減退 01 在藏家看來NFT藝術品屬于藝術品嗎?
關于NFT藝術品是否屬于藝術品這個問題,在學術界也一直有所爭議。有些人認為NFT藝術并非新藝術,只是一種新的收藏與作品的傳播方式。而從更多NFT藝術創作者的角度來說,要評判NFT藝術品是否是藝術品,主要還是要從作品本身出發。
NFT藝術代表了一種“新科技美學”,它所創造的共鳴不完全是基于形式美的,而是一種形式美加上對以信息工程為代表的科學數理精神的認可。不少加密藝術作品的色彩和形式,是信息科技工程的計算結果,這種創作方法與傳統藝術的創作方法是不同的。
一件由西悉尼藝術家Serwah Attafuah創作的名為Consensual Hallucinations的NFT作品; Supplied: Serwah Attafuah 圖片來源于:ABC Science
關于NFT藝術品是否是藝術品,在藏家們今天看來,似乎已經不構成問題,在報告中顯示,有90%的收藏家肯定地將NFT藝術品視為藝術品。
既然屬于藝術品,無論是NFT藝術品還是傳統藝術品,都會涉及到“欣賞”的問題,那么什么樣的NFT藝術品被藏家視為好的作品呢?
02 什么是好的NFT藝術品?
對于起步階段的中國NFT藝術市場而言,最早是因西方商業市場驅動了這股熱潮,讓大家的目光落在了驚人的商業數據而不是在作品上,致使很多人自然得出結論:作品不重要。但根據《Art NFT Collecting》報告顯示,對受訪的藏家和準收藏家來說,好的NFT藝術品的最關鍵的要素是作品本身。有88%的受訪藏家認為是否具有很強的藝術觀念是評判一件NFT藝術品好壞的關鍵。
Robert Alice x Alethea AI,2021該作品為羅伯特·愛麗絲在蘇富比的首次NFT拍賣上送拍的一件AI作品圖片來源:Sotheby ’s
其次是有63%的受訪藏家認為藝術家是否創造性地使用了區塊鏈技術很重要;同時,62%的受訪藏家認為是否具有高質量的分辨率也是評判一件NFT藝術品優劣的主要標準。
除此之外,版本的稀缺性、作品是否涉及藝術史背景對藏家和準藏家來說也很重要,但并不是主要的評判因素。
該表格來源于《Art NFT Collecting》報告,Art+Tech Report | Collector
而有意思的是,某件NFT藝術品是否出自知名數字藝術家或者傳統藝術界的知名藝術家,對藏家和準藏家來說,似乎并不是什么要緊事,只有不到30%的人認為這兩項比較重要。
總結來說,對于藏家和準藏家來說,讓他們評判一件NFT藝術品好或不好的最主要原因,與評判傳統藝術品比較相似——主要還是從作品本身的觀念性出發。
03 數字所有權的概念將更加重要
“擁有一件特定數字藝術品的所有權是無價的。”這一點對于藏家來說越來越重要。
近四分之三的藏家表示,他們擁有NFT藝術品的強烈動機是希望獲得數字所有權證明。
數字藝術早就存在,但在過去并不受傳統藝術界重視的主要原因在于它的非物質性,以及難以擁有所有權和貨幣化的特質。得益于區塊鏈技術,數字藝術才被認可為一種有價值的藝術門類,而全面進入傳統藝術市場中。
宋婷,牡丹亭 Rêve 之標目蝶戀花——信息科技穿透了“我” 區塊鏈鏈上AI-Human協作影像及NFT,2021年 圖片來源:宋婷工作室
區塊鏈技術提供了追蹤藝術品和創作來源的可能性,證明某件藝術品是獨一無二的,從而造就了NFT藝術品的稀缺性和價值。
大多數受訪藏家一致認為:在未來,數字所有權的概念將變得更加重要。有79%的NFT藝術收藏家相信web 3 的潛力;65%的藏家計劃在元宇宙中展示獨屬于他們的NFT藝術品。
區域鏈數字藝術周展覽現場,北京觀唐美術館,Neal Digital Gallery(NDG數字畫廊)與全球重要加密藝術家社區Stratosphere DAO聯合發起,2021
04 藏家們希望看到更多高質量的NFT藝術展
雖然是數字形式的藝術品,但大多數的藏家還是希望能有更多像傳統藝術一樣的展覽來了解、學習,以及激發他們購買NFT藝術品。
事實上,有三分之二的對加密藝術仍猶豫不決的藏家表示,如果有更多基于專業策展理念的高質量展覽,可能會促使他們下決心開始購買第一件NFT藝術品。
這個結果倒是對NFT藝術領域的從業者提供了某種有效的方向:應該效仿傳統藝術界常見的策略——組織、策劃高質量的NFT藝術展覽,并將這些獨特的藝術品置于更廣泛的藝術語境中。
安迪·沃霍爾,三幅自畫像NFT(部分) Andy Warhol, Three self portraits, 1986 圖片來源于:Christie’s的官方網站
05 大多數藏家購買NFT藝術品較少受到投機驅動
自NFT藝術在全球引發火爆現象以來,演化出了很多新玩法,也使得某些作品的價格火速成倍翻漲。然而,對于那些真正視NFT藝術為藝術品的藏家來說,在經濟上的巨大潛力似乎并沒有成為他們收藏NFT藝術的主要動因。還是如前文所示,關注藝術及其背后的藝術理念更為重要。
數字巴別圖書館:一切的目錄 材料技法:數字繪畫,創作時間:2021,作者:王興 圖片由藝術家王興提供
實際上,這一結果這與人們普遍認為收藏NFT藝術是純粹投機的觀點是矛盾的。也許我們要說,出于投機(或者也可以說是投資)去購買,可能更適用于其他類型的 NFT,但它并不太適用于NFT藝術。
所以,這也就牽扯到為什么要收藏NFT藝術的問題了。但如果我們將NFT藝術看做是與傳統藝術品無二的藝術門類的話,這個問題也許并不構成問題,因為藝術本身足以賦予NFT藝術以價值。
一件由藝術家Ryoji Ikeda創作的名為A Single Number That Has 10,000,086 Digits的NFT作品;Photo- AFP 圖片來源于:Global Times
06 大部分的NFT藝術收藏者被社區意識所吸引
在傳統藝術界中,收藏的一系列行為并不是公開的,甚至可以說是比較私密的一對一的。但對于NFT藝術而言,在社交媒體或虛擬世界中公開購買和分享這些作品是十分自然的一件事。
大多數區塊鏈的透明度支持了這種開放性,因此收藏NFT藝術品正在成為一種更加具有公共性的體驗。
不僅是藏家,就連藝術家自己也看重這一點。在一份針對藝術家的調查中顯示,有94%的人表示他們會收藏數字藝術家社區中同行的作品。
實際上,這種社區意識對藏家最大的吸引力在于,可以讓他們實實在在地跟藝術家保持聯系,讓他們感受到歸屬到一個社區的重要性并不亞于擁有藝術品本身。
與藝術家存保持聯系,了解他們的思想與創作動態,在實體藝術中也是藏家的剛需,大多數藏家都希望能夠通過藝術機構或者社交平臺及時獲得他們關注的藝術家信息,以及與藝術家進行交流。就此看來,社區意識的增強,也許能夠為傳統藝術品收藏帶來某種助益。
07 收藏家強烈渴望在現實生活中展示他們的NFT藝術品
雖然是虛擬數字藝術品,但對于藏家來說,買回來并不是想讓它們在電子設備里“吃灰”。在現實中展示NFT藝術品、讓更多人看到,是藏家們強烈渴望的事情。
報告中顯示,有73%的人希望在顯示屏上以數字方式展示他們的NFT藝術品;61%的人計劃展示他們收藏的NFT藝術品的物理復制品。
綠地集團和李寧的無聊猿 圖源網絡,侵刪
在作品的展示方式上,65%的收藏家希望在元宇宙中展示他們的NFT藝術藏品;63%的收藏家計劃舉辦自己的NFT藝術展;51%的收藏家希望在虛擬畫廊或虛擬博物館中展示他們的NFT藝術品。
該表格來源于《Art NFT Collecting》報告,Art+Tech Report | Collector
然而現實情況是,藏家們除了用自己的設備展示他們的NFT藝術品,或者將這些作品用作頭像外,似乎沒有更好的日常展示方式。據數據顯示,雖然藏家們有很強的意愿要展示自己的NFT藝術藏品,但有高達95%的藏家手中的NFT藝術品仍躺在錢包里睡大覺。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有更好的方式展示NFT藝術品,有超過三分之一的藏家表示將購買更多,這一點也成為藏家們購買NFT藝術品的主要動機之一。話句話說,如果能有效解決NFT藝術品的日常展示問題,應該會有更多準藏家進入到NFT藝術品收藏的行列中來。
徐靜蕾與其NFT頭像 圖源網絡,侵刪
08 超過三分之一的NFT藝術品藏家是女性
加密貨幣世界和NFT領域似乎擁有強大的男性基礎。在“Art+Tech Report | Collector 2022”的調查中,男性占NFT藝術品收藏的大多數。
然而,在接受調查的女性收藏家中,有93%的在NFT領域中有著豐富經驗的女性收藏家擁有NFT藝術品。而在收藏習慣上,男性和女性藏家幾乎是相同的。
除此之外,45%的女性藏家表示,她們在未來的12個月內,有計劃購買比過去一年更多的NFT藝術品。單從這一問題呈現的結果比例來看,女性藏家購買NFT藝術品的意愿甚至略高于男性。
The Last Supper,藝術家:musketon,收藏家:matrix 創建日期:2021-02-19,售出日期:2021-02-19 平臺:SuperRare 圖源網絡,侵刪
09 NFT藝術品收藏熱在短期內不會減退
但凡具有猛漲趨勢的東西,一般都會被大家質疑為“泡沫”,NFT藝術在去年也沒有逃脫這個俗套的魔咒。
隨著價格奇跡的頻頻發生,關于NFT藝術究竟能走多遠的爭論,一直都沒有停止。然而,在近幾年實體藝術活動因疫情而受到沖擊的情況下,虛擬數字藝術的出現似乎也是這個時代的必然產物。同時,越來越多的人認為,NFT藝術并不是在特殊時期中傳統藝術的替代品,而是有著它自己的美學價值,以及可以建立新玩法、新規則的新藝術。
在受訪藏家中,有四分之三表示在未來的一年內,計劃購買與去年數量相等甚至更多的NFT藝術品。同時,有68%的藏家認為,在2022年全年中,NFT藝術品市場會繼續顯著增長。
Installation view of “Sea Change,”at Vellum LA, 2021 Courtesy of Vellum LA,LA SuperRare, NY
《Art NFT Collecting》完整版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