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amp id="kc0km"></samp>
    <ul id="kc0km"></ul>
    <strike id="kc0km"></strike>
    <strike id="kc0km"></strike>
  • <kbd id="kc0km"><acronym id="kc0km"></acronym></kbd>
    <code id="kc0km"></code>
    <noframes id="kc0km"></noframes>
  • 一地深夜通報:新增234例陽性!安徽兩縣高風險地區共116個

    2022-07-04 09:26:18

    據央視新聞報道,7月3日晚9點50分,安徽宿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在泗縣召開第二場新聞發布會,通報疫情防控工作最新情況。

    20220704092931466-58-32823.jpeg

    安徽泗縣新增陽性病例234例

    據央視新聞報道,截至7月3日20時,泗縣共報告798例陽性病例,其中確診病例123例,無癥狀感染者675例。7月3日新增陽性病例234例,其中確診病例20例,無癥狀感染者214例。

    經安徽省疫防辦協調,亳州、滁州等地支援宿州市核酸檢測方艙和檢測車,檢測力量達17.1萬單管/日。自6月26日-7月2日,已開展五輪區域核酸檢測,共采集樣本263.97萬人次,目前正在開展第六輪區域核酸檢測。

    安徽省統籌隔離房間33791間,其中市內5987間、市外27804間。每個集中隔離點安排一個工作專班,負責隔離點人員生活服務、健康監測、心理疏導等。累計啟用隔離房間22320間,剩余備用隔離房間11471間。累計轉運隔離密接者、次密接者及重點人群22692人。

    安徽泗縣新增13個高風險區

    7月3日晚,安徽泗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發布通告,全縣范圍內新增13個高風險區。

    從國務院小程序查詢了解到,截至7月3日6時30分,安徽省宿州市泗縣共有疫情高風險地區91個。

    據泗縣人民政府官網顯示,泗縣與江蘇徐州、宿遷接壤,是安徽的東北門戶。全縣總面積1857平方公里,總人口96.2萬人。

    安徽省省長王清憲在泗縣現場指揮疫情防控

    據安徽日報客戶端7月3日報道,自6月26日宿州市泗縣發生疫情以來,安徽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省委書記鄭柵潔多次批示、指揮調度,省長王清憲、常務副省長劉惠現場指揮處置,國家衛健委副主任雷海潮現場督導指導。

    在現場指揮處置過程中,王清憲強調,要認真落實中央決策部署及省委工作要求,堅持“動態清零”總方針,進一步壓實工作責任,保持戰時狀態,突出以快制快,做細做實各項工作,盡快實現社會面動態清零。

    7月4日開展第七輪核酸檢測

    據“泗縣發布”微信公眾號通知,為及時發現和科學處置社會面疫情,加快推動社會面疫情清零,經研究,決定于2022年7月4日在全縣所有區域開展第七輪核酸檢測。

    采樣時間為2022年7月4日(星期一)下午1:00—6:00。

    20220704092931499-83-54f55.jpeg

    人口不足百萬,有91個高風險地區

    泗縣:本輪疫情總體可控

    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從國務院小程序查詢了解到,截至7月3日6時30分,安徽省宿州市泗縣共有疫情高風險地區91個。

    據泗縣人民政府官網顯示,泗縣與江蘇徐州、宿遷接壤,是安徽的東北門戶。全縣總面積1857平方公里,總人口96.2萬人。

    一個不足百萬人口的縣城,為何劃定了91個高風險地區?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對高風險地區的劃分做出了調整,將病例和無癥狀感染者居住地,以及活動頻繁且疫情傳播風險較高的工作地和活動地等區域,劃為高風險區。高風險區原則上以居住小區(村)為單位劃定。

    7月2日0時-24時,安徽省宿州市泗縣新增確診病例60例(輕型),新增無癥狀感染者228例。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根據安徽省衛健委發布的數據統計,自6月26日泗縣在重點人群核酸檢測中發現無癥狀感染者后,已累計報告新冠病毒感染者558例,其中確診病例103例,無癥狀感染者455例。

    據央視新聞報道,記者從安徽省疫情防控應急綜合指揮部辦公室了解到,此輪疫情的開始是發生在6月26日,近兩天,連續出現確診病例和無癥狀感染者連續過百情況。截至7月2日12時,泗縣此次疫情共報告確診病例(輕型)45例、無癥狀感染者230例。宿州其他4個區縣今日(2日)暫時未有新增報告,繼續維持前幾天的零星病例。

    安徽省疫情防控應急綜合指揮部辦公室負責人介紹,從目前看,本輪疫情總體可控。鑒于泗縣疫情初期源頭不清、底數不明,為阻斷傳播鏈,當地已第一時間實施社會面管控,全縣靜態管理、人員足不出戶,6月26日發現疫情并管控后未出現外溢。對涉及外地的密接、次密接者等風險人員,第一時間發出協查函。

    目前,安徽全省各地已實行聯防聯控,緊急排查了自6月10日以來有泗縣旅居史人員9136人,其中合肥、濉溪、固鎮、靈璧等地零星關聯感染及其密接、次密接者均得到有效管控,其他相關人員及區域多輪核酸檢測均為陰性。據此可以判斷,外溢擴散風險基本排除。

    安徽靈璧新增無癥狀感染者30例

    據央視新聞7月3日晚23:09消息,據安徽省靈璧縣發布的消息,2022年7月3日0—21時,靈璧縣新增無癥狀感染者30例,均在隔離管控和重點風險人員中發現。

    上述人員已全部閉環轉運至定點醫院接受醫學觀察和治療。對追蹤到的密切接觸者、次密接者均已按照要求進行管控。目前,正在持續開展流調溯源、隔離管控、核酸檢測、醫療救治等處置工作。

    安徽靈璧縣新增多個高風險地區

    據央視新聞報道,據安徽省靈璧縣發布的消息,為有效阻斷疫情傳播,切實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經專家開展疫情形勢分析研判,靈璧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根據《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相關規定,決定新增高風險區、中風險區和低風險區(2022年7月3日10時,第二批),現通告如下:

    一、新增高風險區

    靈城鎮:星和灣小區(南區)及附屬門面

    韋集鎮:雙圩村

    向陽鎮:河王村、蘇圩村

    二、新增中風險區

    三、低風險區

    全縣除高風險區、中風險區以外的其他地區為低風險區。

    安徽合肥發布最新疫情防控相關措施

    據央視新聞報道,根據安徽省合肥市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7月3日發布通告,鑒于近日疫情形勢復雜,即日起,全市所有火車站、飛機場、高速道口、碼頭,對涉疫地區來(返)肥人員,需查驗安康碼、行程碼和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報告。來(返)肥人員要主動配合落實防疫要求,高風險地區來(返)肥人員,進行7天集中醫學觀察;中風險地區來(返)肥人員,有集中隔離意愿的,提供免費服務。對居家醫學觀察人員的家庭成員,允許休假4天。

    此外,繼續延續全市區域核酸檢測三天一檢,做到應檢盡檢,后期視情及時調整;小旅館、出租房、網約房、洗浴場所、民宿等“五小場所”要嚴格落實各項防疫措施,行業主管部門要加強常態化督查;全市所有公共場所一律嚴格落實安康碼、場所碼“兩碼聯查”,人員全程戴口罩,如有不落實甚至拒不整改的,將依法依規從嚴處置;全面加強大中型活動管理,確需開展的,需提前報備并制定疫情防控預案,從嚴落實疫情防控各項規定,倡導涉疫地區來肥人員4日內不參加聚集性活動,確需參加的,需提供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報告。

    河北明確了!這些地區原則上不開展每周預防性核酸篩查

    7月2日,河北發布《關于全面落實第九版防控方案科學精準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若干措施》,其中提到,沒有發生疫情的地區原則上不開展每周全員預防性核酸篩查。

    以下為措施全文:

    關于全面落實第九版防控方案科學精準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若干措施

    根據《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以下簡稱《防控方案(第九版)》),為深入貫徹“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總策略和“動態清零”總方針,全面落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科學精準做好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現明確如下工作措施。

    一、精準管控入冀人員涉疫風險

    (一)規范中高風險區旅居史人員管控措施。7天內有中高風險區旅居史人員原則上不入冀,特殊情況確需入冀的,要嚴格落實閉環管理,落地后嚴格落實隔離管控措施。對7天內有高風險區旅居史人員,采取7天集中隔離,第1、2、3、5和7天核酸檢測。對7天內有中風險區旅居史人員,采取7天居家隔離醫學觀察,第 1、4和7天核酸檢測;如不具備居家隔離醫學觀察條件,采取7天集中隔離。

    (二)規范低風險區入冀人員管控措施。7天內有中高風險區所在縣(市、區、旗)的其他地區(即低風險區)、陸地邊境口岸城市旅居史人員,要提前向目的地社區(村)、單位或所住賓館報告,在第一落點查驗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其他地區來冀返冀人員無需報告。無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人員,實行第一落點免費核酸檢測,做到應檢盡檢。對7天內有低風險區旅居史人員入冀后,要納入社區管理,進行健康監測,實施“三天兩檢”核酸檢測措施。

    (三)及時開展風險人員區域協查。收到外省市協查信息后,要快速進行排查管控,于接到協查信息后 24 小時內向疫情發生地反饋初步排查管控結果,形成信息閉環。各地要配強排查專班力量,采取多種渠道主動排查外省市中高風險區流入人員。

    (四)規范入境來冀返冀人員管控措施。入境人員在第一入境地隔離管控時間為“7天集中隔離+3天居家健康監測”,在第1、2、3、5、7、10天各開展一次核酸檢測。要加強遠端管控、“點對點”接回。

    (五)為入冀人員提供免費核酸檢測服務。對無疫情風險地區入冀人員,不再查驗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不再實施落地核酸檢測。對有意愿進行核酸檢測的入冀人員,在第一落點提供免費服務,做到愿檢盡檢。

    二、優化重點人群核酸檢測

    (六)明確每天1檢的人群范圍。與入境人員、物品、環境直接接觸的人員(包括跨境交通工具司乘、保潔、維修等人員,口岸進口物品搬運人員,海關、移民管理部門直接接觸入境人員和物品的一線人員),集中隔離場所工作人員,定點醫療機構和普通醫療機構發熱門診醫務人員等,每天開展1次核酸檢測。

    (七)明確每周2檢的人群范圍。環境人員密集、接觸人員頻繁、流動性強的從業人員(包括快遞、外賣、酒店服務、裝修裝卸服務、交通運輸服務、商場超市和農集貿市場工作人員)以及普通醫療機構除發熱門診外的其他科室工作人員等,每周開展2次核酸檢測。

    (八)明確高風險崗位從業人員核酸檢測頻次。與入境人員、進口冷鏈等貨物及環境直接接觸的高風險崗位從業人員要固定崗位,落實“X+7”管理措施。隔離期間第1、4、7天各開展一次核酸檢測。

    (九)動態開展核酸篩查。沒有發生疫情的地區,原則上不開展每周全員預防性核酸篩查。各地可根據本地疫情防控需要,動態調整定期核酸檢測的重點人群范圍及檢測頻次。

    三、強化重點公共場所常態化防控

    (十)嚴格落實重點公共場所防疫責任。各地要根據人員密集度、空間密閉性、聚集性疫情易發性等特點,建立重點公共場所清單臺賬,細分涉疫風險等級,公共場所內部要明確防疫責任人,屬地要明確行業包聯責任人。有關部門要加強監管,建立公共場所日常巡查制度,及時發現和消除涉疫風險隱患。

    (十一)嚴格落實重點公共場所開放條件。重點公共場所在嚴格執行工作人員每日健康監測、進入人員測溫掃碼驗碼、清潔消毒和通風換氣、強化個人防護等防控措施的前提下,方可正常開放;達不到通風換氣等衛生防疫標準和要求的酒吧、KTV等娛樂場所,暫不營業或開放。

    四、加強哨點監測預警

    (十二)發揮各級醫療機構哨點作用。各級各類醫療機構要對所有發熱患者和其他無發熱的可疑患者、不明原因肺炎和住院患者中嚴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所有新入院患者及其陪護人員開展新冠病毒核酸檢測。不具備核酸檢測能力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可進行抗原檢測。

    (十三)強化各類藥店監測預警作用。出現本土疫情后,轄區藥店應對購買退熱、止咳、抗病毒、抗生素、感冒等藥物的人員進行實名登記,并將購藥信息推送轄區街道(社區)納入管理,及時督促用藥者開展核酸檢測,必要時可先開展一次抗原檢測。

    五、嚴格規范疫情報告和信息發布

    (十四)規范初篩陽性和病例報告。按照“逢陽必報、逢陽即報”原則,檢測機構發現初篩陽性人員后,立即通知該人員落實就地隔離措施,在出具檢測結果后2小時內通過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信息系統填報信息,并報告當地疫情防控指揮部,初篩陽性人員信息不對外發布。診斷為無癥狀感染者和確診病例后,2小時內網絡直報。

    (十五)規范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一周內在同一學校、居民小區、工廠、自然村、醫療機構等范圍內發現2例及以上病例和無癥狀感染者,要作為聚集性疫情,2小時內通過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管理信息系統進行網絡報告。

    (十六)及時發布疫情信息。發生疫情后,當地聯防聯控機制應于5小時內發布疫情、風險區域等相關信息,疫情信息應以網絡直報數據為準,不得晚于次日召開新聞發布會,并建立每日例行新聞發布會機制。

    六、切實提高快速精準流調能力

    (十七)充實市縣流調人員隊伍。各市縣要加強公衛、公安、工信“三公”協同,足量配備流調隊伍。每縣(市、區)根據人口數核定常設流調隊伍數量,原則上不少于20支,每支5人(包括疾控、公安、基層干部等);以市為單位組建支援流調隊伍,原則上核心力量不少于50人(公安不少于10人),增援力量不少于200人(公安不少于40人)。

    (十八)完善流調協作機制。地市聯防聯控機制統籌所轄縣區成立現場流調溯源專班,統籌指揮疫情現場流調溯源工作。發生本土疫情后,省級流調溯源專班立即派員趕赴疫情發生地,與當地現場流調溯源專班合并辦公,建立信息報送和會商機制,及時向國家流調溯源專班報告疫情流調最新進展。加強跨區域聯防聯控,及時溝通協調,通報涉疫信息。

    (十九)快速高效精準開展流調。一旦發生本土疫情,要迅速集結力量,堅持面對面流調、現場判定風險點,快速劃定中、高風險區和低風險區。要聚焦重點人群、重點區域,加強大數據比對,快速溯源,切斷傳播鏈條。

    七、明確風險人員管控措施

    (二十)明確密接、次密接人員管控。對流調出的密接人員,實施“7+3”管理,發生較大規模疫情時,可調整為“5+5”,在第1、2、3、5、7、10天各開展一次核酸檢測。對流調出的次密接人員,實施7天居家隔離醫學觀察,在第1、4、7天各開展一次核酸檢測。對于14歲及以下兒童等特殊密接人群,按規定可采取居家隔離醫學觀察,并加強指導和管理。

    (二十一)明確涉疫場所暴露人員管控。對與疑似病例、確診病例、無癥狀感染者共同暴露于人員密集和密閉場所,感染風險較高的人員,采取“三天兩檢”措施,納入社區管理,不實施隔離。

    (二十二)精準實施解除隔離檢測。密接、次密接解除隔離時,不再要求“雙采雙檢”,要開展“人、物、環境”采樣檢測,結果均為陰性方可解除集中隔離;如物品或環境核酸檢測陽性,在排除隔離人員感染的可能后,方可解除集中隔離。

    (二十三)規范實施居家隔離醫學觀察和健康監測。居家隔離醫學觀察期間,禁止外出,最好單獨居住,不能單獨居住者,共同居住者或陪護人員一并遵守居家隔離醫學觀察管理要求。居家健康監測期間,盡量保持相對獨立、不外出,如就醫等特殊情況必需外出時做好個人防護,規范佩戴N95/KN95顆粒物防護口罩,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八、科學劃定風險區域

    (二十四)規范風險區劃定流程。縣(市、區)發生疫情后,地市級疫情防控指揮部要迅即組織專家研判疫情傳播風險,對存在傳播風險的,要迅速劃定和公布高、中、低風險區;經研判無社區傳播風險的,可不劃定風險區。確需實施全縣封控管理的,由省總指揮部組織專家研判決定。

    (二十五)嚴格高、中、低風險區管控。高風險區為病例和無癥狀感染者的居住地,以及活動頻繁且疫情傳播風險較高的工作地和活動地等區域,執行“足不出戶、上門服務”等措施;中風險區為病例和無癥狀感染者停留和活動一定時間,且可能具有疫情傳播風險的工作地和活動地等區域,執行“人不出區、錯峰取物”等措施;中、高風險區所在縣(市、區)內的其他區域為低風險區,執行“個人防護、避免聚集”等措施。中高風險區人員原則上不流出;低風險區人員確需出行的,須持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一旦發現風險人員流出本地,要在 2 小時內通過國家疫情防控管理平臺或函件向流入地發出協查單。

    (二十六)規范風險區降級標準。高風險區連續7天無新增感染者可降為中風險區,再連續3天無新增感染者可降為低風險區;中風險區連續7天無新增感染者可降為低風險區;所有中、高風險區解除后,縣(市、區)全域實施常態化防控措施。

    九、規范組織實施疫情處置期間檢測

    (二十七)優化區域核酸檢測方式。按照分級分類原則,省會城市中的疫情所在區,一般城市中的疫情所在市的城區,農村地區的疫情涉及的自然村、涉及鄉鎮政府所在地及所在縣城,每日開展一次區域核酸檢測,連續3次無社會面感染者后,間隔3天再開展一次,無社會面感染者可停止。在流調研判基礎上,可劃定一定區域開展全員核酸檢測,原則上每日開展一次全員核酸檢測,連續3次無社會面感染者可停止。

    (二十八)明確風險區核酸檢測要求。中、高風險區在實施封管控后前3天連續開展3次檢測,第1天和第3天完成兩次全員核酸檢測,第2天開展1次抗原檢測,后續檢測頻次可根據檢測結果確定;解除封管控前24小時內,應完成一次區域內全員核酸檢測。

    (二十九)明確涉疫重點場所核酸檢測方式。出現1例及以上本土疫情后,對軌跡涉及的重點場所,快速完成一輪全員核酸篩查,后續可每天至少20%的抽樣核酸檢測或按照轄區核酸檢測要求開展核酸檢測。

    (三十)補充運用抗原檢測。出現本土疫情后,在區域核酸檢測能力不足時,可采用抗原檢測作為補充。中、高風險區在實施封管控后,對曾發現陽性感染者的樓宇、院落可先行抗原檢測,陰性后再有序進行核酸檢測。

    十、安全轉運風險人員

    (三十一)明確陽性感染者轉運方式。轉運陽性感染者時原則上用救護車,盡可能使用負壓救護車。發熱人員轉運參照陽性感染者執行。

    (三十二)明確密切接觸者轉運方式。密切接觸者要在8小時內轉運至集中隔離場所,使用大巴車等專用車輛時,要嚴格做到駕駛室與車廂物理分離,堅決杜絕將核酸陽性人員與密接人員共同轉運。入境人員參照密接執行。

    十一、規范開展救治和出院管理

    (三十三)分類實施收治。確診病例中輕癥轉至方艙醫院診治,其他分型轉運至定點醫療機構;無癥狀感染者轉至方艙醫院集中隔離觀察。

    (三十四)明確出院(艙)管理。無癥狀感染者在方艙醫院進行7天集中隔離醫學觀察期間,第6天和第7天采集鼻咽拭子各開展一次核酸檢測(采樣時間至少間隔24小時),如2次核酸檢測N基因和ORF基因Ct值均≥35(界限值為40),或檢測陰性(界限值低于35),可解除在方艙醫院的集中隔離醫學觀察;出院時不再進行雙采雙檢,實行單采單檢。如不符合條件,則繼續在方艙醫院集中隔離至滿足出院標準。確診病例和無癥狀感染者出院(艙)后均實施7天居家健康監測。

    (三十五)規范管理出院后核酸檢測陽性人員。一是如未出現任何癥狀且Ct值≥35,不再進行管理和判定密接;如Ct值<35,按有傳播風險的感染者管理,判定密接,無需判定次密接。二是如出現發熱、咳嗽等臨床癥狀,或CT影像學顯示肺部病變加重,立即轉運至定點醫療機構治療,核酸檢測Ct值≥35的,無需對其密接進行追蹤和管控;核酸檢測Ct值<35的,應判定和管控與其共同居住、共同工作等接觸頻繁的密接,無需判定次密接。

    各地各部門要不折不扣落實《防控方案(第九版)》的各項要求,立即按要求調整相關防控措施,堅決防止層層加碼現象。此前我省印發的疫情防控政策措施與《防控方案(第九版)》不符的,均按照《防控方案(第九版)》和本通知執行。

    河北省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工作領導小組

    2022年7月2日

    圖片

    全國現有高中風險區143+49個

    據國務院客戶端小程序和各地官方通告:

    上海市普陀區長風新村街道光復西路2077弄小區為高風險區,普陀區曹楊新村街道蘭溪路148號耕耘茶室、寶山區高境鎮殷高西路333號長江國際生活廣場東區二樓老爐家木炭烤肉店為中風險區。

    遼寧省丹東市振安區九連城鎮馬市村3組為高風險區,元寶區興東街道環球小區為中風險區。

    安徽省宿州市泗縣主城區運河國際小區、榮輝國際小區、泗州綠苑小區;草溝鎮橋東村、夏廟村、李圩村、汪尚村;大路口鎮河平村、龍溝村;丁湖鎮湯湖村;屏山鎮屏東村;大莊鎮萬安村;黃圩鎮三侯村為高風險區。靈璧縣靈城鎮星和灣小區(南區)及附屬門面、韋集鎮雙圩村、向陽鎮河王村、蘇圩村為高風險區。

    調整后,全國現有高風險地區143個、中風險地區49個。

    20220704092931545-92-7398c.jpeg

    (來源:央視新聞、安徽泗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泗縣發布”微信公眾號、安徽日報客戶端、北京日報、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

    責任編輯:張茜楠

    掃一掃分享本頁
    97久久国产露脸精品国产| 91精品国产闺蜜国产在线闺蜜|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五月天| 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亚洲视频在线|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香蕉| 亚洲AV永久青草无码精品| 国产手机在线精品|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二三区| 国产在线高清精品二区| 色老成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日韩AV| 久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96|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婷婷老年| 久久精品无码免费不卡|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综合| 久久久国产精品va麻豆 | xxx国产精品视频|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女| 69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久久99久久99精品免视看动漫| 国产在线拍揄自揄视精品不卡| 国产精品 猎奇 另类视频| 国产在线91精品天天更新| 国产色无码精品视频国产| 欧洲精品无码成人久久久| 国产私拍福利精品视频网站| 精品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免费国产在线精品一区| 国产精品va无码二区|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版| 国产精品视频yuojizz| 亚洲mv国产精品mv日本mv| 91国内揄拍国内精品对白| 日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 久久青草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内大量偷窥精品视频| 99精品高清视频一区二区| 思99热精品久久只有精品| 伊人久久综合精品无码AV专区| 97久久精品国产精品青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