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上海市人民政府發布關于印發《上海市產業地圖(2022)》的通知,為上海全市產業經濟發展提供新指引。
《上海市產業地圖(2022)》覆蓋一二三產業,聚焦16個區、5個戰略區域、53個特色園區、35個重點行業,包括138張產業現狀圖和產業未來圖;完善全市現代服務業、先進制造業總體空間布局,優化調整各區重點產業定位,增加五個新城、南北轉型、臨港新片區、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等國家和全市戰略區域產業定位和空間布局,細化三批特色產業園區發展重點。同時,聚焦先導產業、重點產業集群、現代服務業、現代農業,結合產業發展新賽道,規劃重點行業未來空間布局。
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總工程師張宏韜此前介紹,《上海市產業地圖(2022)》描繪了上海市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新畫卷、新圖景。16個區因地制宜推出主導和特色產業,打響產業品牌、區域品牌;臨港新片區、五個新城、金山寶山“南北轉型”、虹橋國際開放樞紐、長三角綠色生態一體化發展示范區等戰略區域,為各類市場主體提供廣闊的投資機遇;集成電路、生物醫藥、金融服務、航運服務等35個重點行業展現新的投資窗口,聚力打造世界級產業集群。
根據印發通知,上海市各區人民政府和上海市各委、辦、局協同推動產業地圖落地,強化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資金鏈、政策鏈、服務鏈“六鏈統籌”,引導重大項目、創新平臺和產業人才快速精準匹配落地,創新產業支持政策,形成一批高質量產業集群,將產業地圖打造成為宣傳上海產業特色、講好上海產業故事的平臺和窗口,吸引更多市場主體了解上海產業、推動上海發展。
近兩年,上海聚焦“特定產業方向、特優園區主體、特強產業生態”,連續兩年發布40個特色產業園區。今年6月,上海發布了第三批13個特色產業園區,可供產業用地近6平方公里,可供物業700萬方,致力于為企業提供更為友好、更可持續的高品質發展環境。其中,聚焦“新賽道”發展載體,上海在數字經濟領域推出特色園區2個,在綠色低碳領域推出特色園區2個,在元宇宙領域推出特色園區2個,智能終端推出特色園區3個。此外,上海也在時尚消費品、先進材料領域推出了部分特色園區,壯大上海市品牌園區力量。
(來源:上海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