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屆中國大豆產業國際高峰論壇”在哈爾濱舉行
8月17日,由中國大豆產業協會、黑龍江省大豆協會、中共海倫市委、南華期貨等聯合主辦的“第六屆中國大豆產業國際高峰論壇”在哈爾濱舉行。來自行業協會、大豆產業鏈相關企業及金融機構等單位的代表逾700人參加了此次論壇。
中國大豆產業協會會長楊寶龍表示,隨著進口大豆數量的急劇攀升,進口轉基因大豆已經占領了油料和豆粕市場,擠壓著國產非轉基因大豆的生存空間。想要推動國產大豆產業鏈的發展,必須要放眼世界,推動建立國際非轉基因大豆市場體系,進而增強國產大豆定價、議價能力。產業企業要關注和規避風險,要善于借助不斷創新和完善的大豆期貨、期權產品,搭建起大豆產業完備的風險管理工具體系,助力大豆產業企業提高管理風險水平,穩定生產經營。
南華期貨董事長羅旭峰表示,今年是我國大豆產業頑強發展的一年,同樣也是風云變幻的一年,大豆產業鏈需要面對諸多風險。所以,利用金融衍生品把控市場風險是每個企業需要關注的重點。南華期貨將“保險+期貨”項目發展得愈加成熟,使得黑土地農民不僅能夠享受到金融工具應對不確定風險的效用,也使得“保險+期貨”在黑土地獲得廣泛的認可和歡迎。今后南華期貨將繼續根據實體產業發展需求,利用期現結合、金融衍生品等綜合手段為產業客戶規避風險、資產保值增值。
大商所市場發展部負責人表示,大商所深耕大豆產業多年,黃大豆1號、黃大豆2號和豆油期權的上市,為大豆產業搭建起比較完整的風險管理工具體系。當前,大商所已在“知”“行”“帶”三個層次上構筑了內涵豐富的市場服務格局,今后將一如既往地通過產融培育基地、農民收入保障計劃、企業風險管理計劃等項目,為大豆產業鏈各類主體利用期貨市場實現穩健經營和發展做好服務保障。
黑龍江省大豆協會會長唐啟軍表示,要培育國際化大糧商和“中國農業領域航母”,積極參與全球農業競爭,筑牢國家糧食安全的“壓艙石”,做好“中國飯碗”的守護人。
據了解,論壇設置了“宏觀經濟形勢分析及對大宗商品的影響”“2022/2023年度全球大豆供需及價格展望”“現階段國產大豆加工企業發展路徑探討”“‘十四五’規劃背景下大豆產業發展方向”“保供穩價,大豆供應鏈風險管理新風向”以及“雙循環下全球大豆玉米價格的演繹”等主題演講,同時還安排了“大豆產業如何應對全球性動蕩變革帶來的沖擊”專題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