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在“2022中國(鄭州)國際期貨論壇”上,來自監管層、多位專家和市場人士,就《期貨和衍生品法》的貫徹落實,如何把握期貨業未來發展契機進行熱議。
與會人士認為,中國期貨市場在近十年的發展中取得前所未有的成績,在充分發揮價格發現、風險管理和資源配置三大功能中,得到實體經濟的高度認可;站在當下,在市場法治建設進入新時代背景下,應當為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等國家戰略作出更大貢獻。
期貨市場發展迎來新契機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期貨市場在服務實體經濟中有效提高了深度和廣度。中國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表示,在不平凡的發展歷程中,期貨市場呈現出鮮明的中國特色,具體表現在推出中國特色期貨品種、構建中國特色監管制度和創新中國特色業務模式。
方星海指出,接下來,中國期貨市場發展要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在助力全國統一大市場等國家戰略方面,要幫助產業企業提升競爭力、提供更貼近產業需求的“期貨標準”、促進國內商品市場循環暢通,以及助力統一大市場雙向開放。在貫徹落實《期貨和衍生品法》方面,要更好地為實體經濟和國家發展大局保駕護航。
方星海表示,期貨市場要持續豐富產品供給,積極探索推出碳排放、物流、指數等新型產品;同時,強化制度保障作用,深入貫徹《期貨和衍生品法》,做好配套制度“立、改、廢”工作;此外,要穩步推動對外開放,加快開放型品種布局,進一步推動QFII/RQFII參與,在風險可控前提下積極探索對外開放新路徑新模式,推進國際監管合作,不斷提升大宗商品價格的國際影響力。
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尹中卿表示,《期貨和衍生品法》正式施行,標志著中國期貨和衍生品行業和市場法治化進入了嶄新的階段,一方面健全中國的金融法律體系,完善中國期貨和衍生品行業和市場法律制度;另一方面則是適應期貨和衍生品行業和市場法治化的需要。“《期貨和衍生品法》的制定和施行是一個新的開始,市場法治化建設依然任重道遠。”
尹中卿表示,目前中國不斷加快期貨和衍生品市場對外開放步伐,積極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和人民幣國際化。“通過發展期貨和衍生品市場,有助于提升人民幣的國際地位,在新的國際環境下贏得一些大宗商品定價權。”
進一步服務全國統一大市場
《期貨和衍生品法》的頒布實施,對期貨市場發展增添了發揮資源配置新要求。
對此,中期協黨委書記、會長洪磊表示,期貨市場是資源配置的重要場所,也是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重要抓手,期貨市場發現價格、管理風險、配置資源三大功能是服務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的具體實現方式;其中,資源配置又是通過價格發現和風險管理間接實現的。“目前我國期貨市場已經具備了進一步服務統一大市場建設、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條件。”
洪磊認為,當前,期貨市場價格資源配置功能已經初步顯現,同時,期貨市場風險配置功能正在逐步深化。期貨風險管理公司作為期貨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重要載體,綜合實力、業務模式、服務水平均得到較大提升。《期貨和衍生品法》正式施行,充分展現了國家對期貨市場的高度認可和支持行業發展的鮮明立場。
洪磊表示,期貨市場應以《期貨和衍生品法》施行為契機,持續推動期貨市場發展,更好發揮期貨市場功能,助力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
對于如何充分把握《期貨和衍生品法》實施所帶來的重大機遇,鄭商所黨委書記、理事長熊軍表示,要持續推動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積極助力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具體來看:一是助力穩定宏觀經濟大盤。將研究推出更多支持疫情防控和實體經濟恢復發展的工作舉措,爭取在服務保供穩價大局上展現更大作為。
二是加快推進品種工具創新。將用足制度紅利,在深耕已上市品種基礎上,緊扣國家戰略方向和產業發展需要,有序推進燒堿、PX、瓶片、鋼坯、雞肉、商品指數等品種研發上市,深化期權市場培育,持續豐富拓展場外業務,不斷拓寬服務實體經濟廣度和深度。
三是提升市場運行質量。配合《期貨和衍生品法》施行,積極開展自律規則的“立、改、廢”工作,推動將制度優勢轉換為發展動能。
四是穩步擴大對外開放。積極推進油脂油料品種國際化,扎實做好BPI指數期貨研發,穩步推動QFII/RQFII參與鄭州期貨市場,持續深化制度型雙向開放, 進一步提升重要大宗商品的價格影響力。
五是持續強化市場監管。將在日常監管工作中一以貫之,忠實履行法律賦予的監管職責,嚴厲打擊各類違法違規行為,堅決抑制過度投機,切實維護市場公平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