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假期過后,中國人民銀行(下稱“央行”)公開市場迎來大規模逆回購到期。10月8日至10月14日的7個工作日累計有9680億元逆回購到期。其中,10月8日就有6110億元逆回購到期。
大規模逆回購到期對應的是前期大規模的投放。仲量聯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部總監龐溟對記者表示,“十一”假期的前一周,央行通過開展7天期及14天期逆回購操作,在公開市場完成投放8780億元,旨在呵護資金面整體保持寬松,平穩跨月、跨季。
從近兩日的公開市場操作來看,10月8日,央行開展170億元7天期逆回購,實現凈回籠5940億元;10月9日,央行進一步縮量,僅開展20億元7天期逆回購,實現凈投放20億元。兩日操作利率均維持2%不變。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表示,節后央行公開市場操作回歸低量,符合以往操作慣例。目前市場顯現“節后效應”,流動性偏寬松。央行通過公開市場操作,回收過剩流動性,推動資金面緩步向合理充裕收斂,以避免流動性過度。同時,通過適度的投放滿足機構流動性需求,確保流動性保持合理充裕。
資金價格也反映出當前流動性較假期前充裕。據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數據顯示,9月29日、9月30日DR007加權平均利率分別為2.1321%、2.0919%,10月8日已降至1.5421%,截至10月9日14時,DR007加權平均利率為1.4675%。
“在公開市場操作規模、流動性等數量型指標之外,作為觀察流動性松緊程度最直觀、最準確、最及時的價格型指標,銀行間質押式回購市場短端利率整體回落,顯示市場流動性無憂?!饼嬩檎J為。
龐溟進一步表示,考慮到假期后現金回流趨勢、9月末財政集中支出帶來資金投放、10月初政府債券發行量小于到期量帶來凈繳款額為負數等諸多因素,節后市場流動性繼續平穩,預計短期內央行在公開市場上將繼續低量開展逆回購。
談及短期內逆回購操作利率是否有進一步下調的可能,周茂華認為,前期央行接連出臺增量接續政策,政策效果逐步釋放。從目前國內宏觀經濟、金融環境、外部均衡等角度看,短期進一步下調政策利率的可能性偏低,但預計央行會繼續引導金融機構合理降低實體經濟尤其是薄弱環節、重點新興領域的融資成本。
(來源:證券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