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冬天會有新一波新冠病毒流行浪潮嗎?”隨著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后第三個冬天的臨近,各國醫學專家正在密切觀察早期跡象。美國傳染病專家福奇上周敦促美國人不要放松警惕,因為過去兩個冬季都經歷了疫情的反彈,他還警告,如果隨著天氣變冷,出現一種新的高傳染性新冠變異毒株,“不應感到驚訝”。
但也有不少專家同意美國另一位流行病學家韋布的看法,認為“由于人群免疫力水平的提高,我們不會看到像去年冬天那樣規模的疫情流行”。世衛組織和一些國家上周發布的數據顯示,隨著北半球進入秋冬季節,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在英國、法國等多個歐洲國家都出現了顯著增長。不少國家加強了防疫措施,法國衛生部表示“不排除恢復在封閉公共場所佩戴口罩的強制要求”;德國衛生部長勞特巴赫呼吁人們采取預防措施和接種疫苗,迎接秋冬季感染高峰;日本各地則已陸續開始奧密克戎疫苗的接種工作。
5日,部分游客戴口罩參觀巴黎奧賽博物館。 (法新社)
福奇警告“新變異毒株”
據美國全國廣播公司8日報道,芝加哥公共衛生局局長阿瓦迪當天警告,如果強化疫苗接種速度始終緩慢,那么該市將連續第三年面臨冬季新冠肺炎病例激增的局面。而福奇博士7日更是直言,美國今冬或出現“更危險的新冠變異毒株”。福奇說,冬季人們在室內待的時間更長,通風條件更差,這使得新冠病毒更容易傳播。而病毒傳播和復制得越多,變異成一種新的、傳播能力更強的毒株的機會就越大。他預測會出現“另一種變異毒株”,“它會逃逸我們從感染或接種疫苗中獲得的免疫力”。
根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在全美范圍內追蹤的數字,新冠肺炎死亡病例的7天平均數,目前徘徊在330人左右,7天平均日新增病例約為4.45萬例,這兩個數字都遠不及2021年冬季疫情加劇期間那么高。馬薩諸塞大學分子醫學教授盧班8日在接受美國《波士頓環球報》采訪時樂觀地表示,還沒有出現新變異株帶來的大規模新冠肺炎流行浪潮重來的跡象:“只要接種了疫苗,就沒有大問題。”
英國《每日郵報》8日在分析福奇的預測時也稱,盡管奧密克戎及其變異毒株主導了上一個冬季的疫情,“但去年冬天病例的激增并沒有像之前那樣導致壓倒性的死亡浪潮,因為人們通過接種疫苗和感染病毒獲得了免疫力”。
歐洲疫情再次“加速”
然而在歐洲,各種數據都不樂觀。世衛組織發布的數據顯示,盡管檢測人數大幅下降,在截至10月4日的一周,歐盟的確診病例達到150萬例,比前一周增長8%。與前一周相比,意大利新冠肺炎住院人數增加近32%,重癥監護住院人數增加約21%。同一周,英國的新冠肺炎住院人數比前一周增加45%。英國官員警告稱,流感的再度傳播和新冠肺炎卷土重來,可能會給本已不堪重負的英國國民醫療服務體系增加壓力。
法國電視新聞一臺8日稱,近來新冠病毒在法國本土“加速傳播”,疫情指標惡化。根據法國公共衛生部門的數據,7日法國新增確診病例61121例,8日新增57270例,新冠肺炎住院率和死亡人數一周內均有大幅增加。
“現在很明顯,我們看到了新冠病毒感染率的上升。”英國衛生安全局公共衛生項目主任拉姆齊博士稱。英國新冠疫情監測應用程序的聯合創始人斯佩克特稱,英國已處于下一波疫情的開始。他在接受《獨立報》采訪時說:“2/3的感染者出現喉嚨痛的癥狀,發燒和嗅覺喪失的情況很少見——所以很多老年人不認為他們感染了新冠病毒,而誤認為自己只是感冒。”
為了應對今年冬天可能到來的疫情,英國國家醫療服務體系(NHS)已經增加床位容量和急救電話呼叫處理程序的數量,并準備550萬劑疫苗,在全國3100 個地點提供預約接種。英國天空電視臺分析認為,感染率上升也可能是由于免疫力下降,因為大多數人自去年冬天以來就沒有接種過疫苗。
法國已經從10月3日起啟動新版新冠疫苗的接種,接種目標人群包括60歲及以上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人群、衛生專業人員等,其他普通人群不在此范圍內,但可以自行接種。法國傳染病專家克雷米厄建議人們在秋冬季節佩戴口罩,老年人應更加注意加強保護并補充接種疫苗。面對來勢洶洶的冬季疫情,法國衛生部表示“不排除恢復在封閉公共場所佩戴口罩的強制要求”。
日本為“第八波”疫情做準備
據日本廣播協會(NHK)電視臺報道,10月9日日本全國新增新冠感染人數為2.2萬余人,較今年夏天日本第七波疫情中單日全國新增感染人數最高峰的26萬余人,已經出現了較大幅度下降。
《東京新聞》稱,日本新冠肺炎疫情“第七波”終于“趨于結束”。但在這波疫情中出現感染者激增的局面,日本政府應對政策陷入被動。根據日本的經驗,疫情高峰通常發生在夏季和冬季,因此有必要為今冬“第八波”疫情做好準備。
3日,一男子在日本東京都接種奧密克戎疫苗。
據日本共同社報道,從9月20日起,日本各地方行政機構已經陸續開始針對奧密克戎毒株的新疫苗接種工作。本次接種優先考慮尚未接種第4劑疫苗的60歲以上老年人和醫務工作者。預計到10月中旬,新疫苗接種對象將擴大到已接種2劑以上的12歲以上所有適齡人群。過去兩年的冬天,特別是歲末年初日本都出現新一波疫情,日本政府表示,將爭取在年內為有意愿接種者完成接種工作。
專家:疫情防控仍然重要
新加坡《聯合早報》9日稱,隨著北半球進入冬季,12月或有新的變異毒株傳入新加坡,可能是更危險的毒株。新加坡衛生部長王乙康因此呼吁符合條件的50歲及以上人士接種第2劑追加劑。另據韓聯社9日報道,過去24小時,韓國新增確診病例17654例,專家也擔憂冬天疫情“再暴發”。高麗大學感染內科教授金宇柱表示,不論德爾塔還是奧密克戎BA.1或BA.5剛暴發時都很輕微,但最終還是擴散開來,現在旅客入境韓國不用做核酸檢測,“韓國可能進入黑暗流行期”。
香港《南華早報》8日稱,現在不是放松防控的時候,中國積極限制新冠病毒的感染和傳播,有效遏制了疫情的大規模暴發。不少外國專家也呼吁仍要做好疫情限制措施。《紐約客》雜志8日稱,再次感染的風險取決于3個主要因素:我們的免疫力減弱多少,病毒變化多少,以及我們遇到多少病毒。因為奧密克戎是一種“更成熟的毒株”,我們需要大量“高水平的循環抗體”來阻止它感染我們。密蘇里州圣路易斯華盛頓大學醫學院助理教授阿里說,人們仍然應該盡最大努力避免感染和傳播病毒: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戴口罩,生病時待在家里,選擇戶外活動而不是室內活動等。與此同時,政策制定者需要保障檢測和治療項目,資助下一代疫苗,投資公共衛生部門等。阿里說:“如果沒有疫情限制措施,大多數人將不可避免地再次感染。這是我們在‘回歸正常’中已經付出的代價。”
(來源:環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