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9月份金融數據及社融數據。數據顯示,9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2.47萬億元,同比多增8108億元。前三季度人民幣貸款增加18.08萬億元,同比多增1.36萬億元。
“9月份新增信貸大幅擴張,同比環比均明顯多增,信貸結構顯著改善。”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表示,分部門看,居民貸款新增6503億元,較8月份增加1923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3038億元,在8月份增長基礎上繼續改善,表明居民消費信心持續恢復。同時,在降息、減稅和房地產市場供需兩端政策進一步加碼下,市場信心逐步修復,房地產銷售邊際改善,提振居民按揭貸款需求,居民中長期貸款增加3456億元,為三季度以來最高水平。
溫彬還表示,企(事)業單位貸款大幅增加1.92萬億元,維持在高位,同比大幅增加9370億元。其中,在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不斷加碼、引導加大制造業中長期貸款投放和創設設備更新改造專項再貸款等拉動下,企業中長期貸款大幅增加1.35萬億元,成為信貸增長重要支撐;票據同比減少827億元,今年以來首次出現負增長,信貸結構顯著改善。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表示,9月份融資結構持續優化。從結構看,企業中長期貸款增長強勁,反映企業發展信心增強,融資需求明顯回暖;盡管居民端新增信貸同比少增,但居民中長期貸款穩步增加,較大程度反映國內樓市銷售呈現企穩復蘇跡象。
社融方面,9月份,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3.53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6245億元。此外,今年前三季度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為27.77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3.01萬億元。
溫彬分析稱,新增信貸和政府債券融資是9月份社融增量的最大貢獻項,在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發力下,新增委托貸款增加1500多億元,仍維持在較高水平。
9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262.66萬億元,同比增長12.1%,增速比上月末低0.1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高3.8個百分點;狹義貨幣(M1)余額66.45萬億元,同比增長6.4%,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3個和2.7個百分點;流通中貨幣(M0)余額9.87萬億元,同比增長13.6%。前三季度凈投放現金7847億元。
對于M2同比增速維持高位,周茂華認為,一方面,國內繼續實施偏積極的財政、貨幣政策,基礎貨幣投放增長;另一方面,國內經濟活動回暖,信貸貨幣創造能力有所增強。
“從金融數據可以看出,在穩增長政策持續加碼并加快落地下,企業和居民部門信貸有效需求持續回升,寬信用進一步提速。”溫彬表示,結合穩經濟大盤四季度工作推進會議及各項政策部署看,基建、制造業、房地產等領域的信用擴張有望對四季度信貸和社融增速繼續形成有力支撐,有助于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
(來源:證券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