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潔大方的外觀造型,古香古色的村舍民居,抬頭可見的古街古巷,吸引了不少游客前來“打卡”。日前,位于榆林市府谷縣的沙梁古鎮,三五成群的來往游客熙熙攘攘,為這座古鎮,重新煥發了生機。
沙梁村是府谷為數不多的清代、民國重鎮,除歷史文化積淀和民俗遺風留存外,還保留著不少字號、作坊、商鋪等老建筑。沙梁古鎮其實不是一個鎮,只是府谷縣廟溝門鎮的一個行政村。從村口豎有“沙梁古鎮”四個字的巨型牌樓下經過,村道兩旁都是鎏金雕塑,千姿百態,栩栩如生。
2019年,府谷縣廟溝門鎮啟動實施古鎮修復工作,先后完成老村街道、字號、作坊、舊居的修復,建成“沙梁古鎮”入村牌坊、開放式舞臺、文化廣場、西口古道駝隊、三十六行作坊長廊、網紅橋、游樂池、表演廳、游客接待中心、民俗館等項目,古鎮風貌初步恢復,從空中俯瞰像極了一幅“構思新穎的《清明上河圖》”。
如今,沙梁村已成為了解舊時蒙漢邊境貿易歷史的重點場所,每年的游客人數可達15萬人以上。經過改造,古鎮街景正逐步展現其魅力,煥發新的活力。
為了增加農民收入,壯大村集體經濟,沙梁村極具創造性地設計出一整套符合鄉村實際和農民特點的發展模式,建成魚塘、果蔬大棚、采摘園、標準化湖羊養殖場,配套種植千畝苜蓿場,村民人均年收入達到了2.7萬余元,每年可給村集體帶來60多萬元的收入。
沙梁村黨支部書記劉軍介紹,按照“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發展特色農業產業,壯大村集體經濟。同時,依托古鎮人文旅游拉動周邊企業消費,村內餐飲、游樂等服務業日漸興起,初步形成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良好局面。
近年來,廟溝門鎮依托沙梁古鎮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村內獨特的地理交通、能化企業等眾多優勢,以打造“歷史文化旅游村落、農業田園綜合體、三產服務配套區”為鄉村振興目標,大力實施古鎮修繕、文化設施建設、村莊靚化、服務配套等項目,古鎮面貌煥然一新。
沙梁村,無疑是鄉村振興的成功樣本。下一步,沙梁村將在繼承和創新中做強做大沙梁民俗文化產業,形成“歷史村落+三產服務+休閑農業”為一體的沙梁發展模式,全力推進鄉村振興建設,讓歷史文物活起來、農耕文化底蘊濃起來、群眾生活富起來,不斷在鄉村振興的舞臺作出更多探索和嘗試。
目前,沙梁村已獲批“國家3A級景區”“陜西省傳統古村落”“省級歷史文化名村”等榮譽稱號,沙梁村外在顏值和內在氣質得到了雙提升,居住在這里的群眾,在工作和生活方面都感受到鄉村振興給他們帶來的幸福感和獲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