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作為中國近現代工業產生與發展的重要省份之一,有著豐富的工業遺產。那些老街巷、老建筑、老倉庫、舊廠房等,見證著工業的發展與城市的變遷,增添了城市的文化底蘊。工業遺跡作為一類重要的文化遺產,正日益彰顯出獨特的魅力。
如何更好地傳承歷史文化,守住城市根脈?時代在不斷變遷,很多老廠區已經失去了昔日的功能,但仍占據著黃金地段。在保護的前提下,通過科學規劃,合理開發,必將帶來新的巨大的經濟價值。
在西安,有多處工業遺跡在設計者的巧思下華麗蝶變,成為城市的新地標和網紅打卡地,讓人們愛上西安又多了一個理由。西安老鋼廠、老菜場的華麗蝶變就是其中的成功案例。
位于西安城東的老鋼廠于1958年建廠,曾經是全國僅有的八大特鋼企業之一,歷經近半個世紀的興衰,于2000年前后停產轉型,只留下空蕩蕩的廠房和殘存的記憶。2002年,由新城區政府牽頭,華清科教產業集團與西安世界之窗產業園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共同開發,在原陜鋼廠老廠房的基礎上,誕生了老鋼廠設計創意產業園。
“我非常喜歡西安的文化積淀,也正因此我非常希望對城市的老建筑進行活化再利用,賦予它們新的生機。”老鋼廠的總設計師全建彪如是說。經過對老鋼廠近10年的改造與運營,全建彪和他的團隊不斷探索對老工業遺址的保護和合理開發利用,讓沉睡的資源再度煥發青春。
目前,老鋼廠設計創意產業園入駐商戶達160多家,已成為一座包含博物館、書店、咖啡館、創客工作室、酒吧、餐廳等多功能復合型文化創意產業園,給市民游客帶來了一站式的服務和文化體驗,吸引了諸多文藝青年來此打卡拍照,成為西安知名的時尚潮流聚集地。
走在老鋼廠創意園區里,隨處可見歲月的痕跡,工業遺存的斑駁記憶,大型立柱支撐起高大的室內空間,鋼架、帶銹的齒輪、掉漆的安全生產標語……處處透露著厚重的歷史氣息和工業風的獨特魅力。人們在這里可以回憶老城故事、眺望城市未來,到中心廣場聆聽天籟雅樂、觀賞和感受雜技、戲曲等藝術魅力。“工業銹帶”成為人們幸福生活的“生活秀帶”。
“以文化藝術促進工業遺產蝶變轉型重生,不僅有助于保留其原有歷史風貌,也為建筑注入新的創想,促使其化身為新的經濟增長點,最終推動城市能級提升。”全建彪說。
西安另一處網紅打卡地——建國門里的老菜場市井文化創意區同樣出自全建彪團隊之手。老菜場是西北地區最大的西安市平絨廠,因種種原因停產,廢舊廠房、空地改建成為農貿綜合市場。過去這里可謂老破小,臟亂差,經過創意設計改造后,華麗“變身”。從建國門門洞進去,向右一拐,就是老菜場的“尋味”一條街,各色時尚清新的門店招牌和門臉讓人耳目一新;再往里,老菜場的核心區主樓一層還是煙火氣濃厚的菜市場,二樓、三樓則是各種時尚小店,有咖啡店、文創體驗店、潮牌店鋪等等,隨處可見的藝術涂鴉個性十足;頂層大平臺則是各類文藝表演的極佳場地,時不時會有各種先鋒前衛的演出、文創集市等在這里舉辦,吸引了眾多年輕人前來打卡。傳統與時尚、新與舊的生活方式在這里碰撞出火花,呈現出一個全新的公共文化空間。
“建國門老菜場運用的是‘微更新、輕改造’的理念,改造老菜場不僅保留了自身原有的菜場的市井特色,滿足了周邊居民的購物需求;還通過全新業態、文化打造吸引年輕群體,最大限度平衡了年輕人與中老年群體差異化需求,實現了精準商業需求配置。我們打造的老菜場市井文化創意街區分為尋味、悅夜、有戲三大塊,就是要讓市井文化與文化創意、時尚潮流交相融匯,讓各個年齡層的、各種不同人群都能夠在這里找到自己喜歡和心儀的生活體驗和文化體驗。”全建彪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