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從安徽合肥召開的北方蠶業科研協作區第三十三屆學術年會上傳來好消息,由安康市蠶桑產業發展中心選育的家蠶新品種“興安秦源”,通過北方蠶業科研協作區家蠶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這是市蠶桑中心成立以來首個通過審定的家蠶新品種。
該品種立足小蠶人工飼料育和大蠶桑葉育的生產需要,從保存的多個原蠶母種和基礎育種材料中采用雜交育種、純系分離、定向選擇的方法選育而成。通過近兩年在山東、河南、山西等五省聯合實驗室鑒定數據表明,其多項經濟性狀指標均優于對照品種,具有孵化、眠起齊一,發育整齊;壯蠶體型粗壯、食桑旺盛;上蔟齊涌、營繭快;繭型勻整、繭色潔白、縮皺中等等優良性狀。且1—3齡人工飼料育攝食性好,疏毛率高,審定委員會認為可作為人工飼料蠶品種在陜西省等北方蠶區飼育推廣。
近年來,安康市蠶桑中心加大家蠶種質資源保護利用力度,鼓勵支持科研人員利用現存優勢種質資源多方向開展家蠶新品種選育研究,大力培育適合安康春秋季氣候特點和生產發展需要的家蠶新品種,不斷適應規模化、集約化和繭絲綢新產品開發、蠶桑副產品利用需要,切實發揮家蠶品種“芯片”作用,助推蠶桑產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