嵐皋縣舉辦“春風行動”暨蘇陜協作招聘會
“能在家門口工作實在是太好了。”家住嵐皋縣官元鎮的張大姐一邊打包一邊說道,“以前我在四川打工,也不算太遠,但回來一趟也很不容易,把小孩放在家里實在是不忍心。”現在,她不僅可以在家門口工作,還能好好陪伴父母和孩子。
春節結束,官元鎮毛絨玩具社區工廠已全面復工復產,在生產車間內,工人們正有條不紊地進行著縫紉、充棉、包裝等毛絨玩具制作工序,一派繁忙景象。
為解決節后企業用工和勞動者求職兩端需求,從今年1月開始,嵐皋縣人社局在全縣12個鎮巡回開展“2023年春風行動暨就業援助月”專項服務活動,為返鄉返崗農民工和其他務工人員以及脫貧人口、低收入人口和各類用人單位提供就業服務、返崗服務,幫助未就業人員實現更好地轉移就業。
崗位送上門 返崗更便利
1月30日,嵐皋縣2023年“春風行動”暨蘇陜勞務協作招聘會走進佐龍鎮,企業招聘、政策咨詢、求職登記、法律咨詢等展臺前,往來的求職者絡繹不絕。一份份協議不斷簽訂,一個個“就業夢”得以實現,早春的佐龍鎮涌動著勃勃生機。
“這個集團看起來還不錯。”楊發元指著招聘簡章跟妻子說道。
楊發元之前在蘇州工作了十余年,受疫情影響,回到家鄉已近3年,收入與疫情前相比大幅下降。
“想趁著年輕有勁,再出去闖蕩闖蕩。剛好這個招聘會上外地企業挺多的,還是比較傾向于蘇州這個企業,畢竟也算是我第二家鄉了,而且薪資也在我的期望值里,我再咨詢咨詢。”楊發元看著招聘簡章難掩喜悅之情,跟妻子商討后便去咨詢臺了解具體事宜。
就業是最基本的民生。數據顯示:12場春風行動招聘會累計現場解答群眾政策咨詢4678人、發放各類宣傳資料6784份、達成就業意向856人。
針對節后部分人員返程買票難、部分企業用工難問題,嵐皋縣人社局開展務工人員返崗復工“點對點”服務保障活動,組織“愛心專車”大巴免費護送務工人員返崗復工,確保全縣務工人員安全、健康、有序、快捷返工,實現人社服務為勞動者就業保駕護航。
2月2日上午,在縣人社局發車現場,兩輛大巴一字排開,經工作人員清點完人數確認無誤后,返崗務工人員們帶著行李有序上車。
“以前外出務工買張車票很不容易,這次免費大巴到蘇州,方便得很。他們還給我們買了吃的喝的,感到很暖心。”家住堰門鎮青春村一組的曹英發談及此次免費返崗專車開心地說道。
據悉,本次返崗務工專車輸送85名務工人員至江蘇昆山、蘇州、揚州等地,已于2月3日早上安全到達。
據了解,嵐皋縣人社局為務工人員提供全流程返崗服務,對集中返崗復工30人以上的企業或100人以上的地區,采取專車輸送方式,為務工人員提供“點對點”的集中運輸服務。輸送過程嚴格落實道路運輸安全管理各項制度,做到“車在線、人在崗”,確保運輸過程安全。
為推動“萬人就業穩崗行動”落到實處,促進縣域企業和產業的健康發展,嵐皋縣人社局于2022年12月起,積極對接85家省內外用工企業3300個招聘崗位,通過舉辦專場招聘會等形式,為廣大勞動者送崗位、為企業招人才,實現了招聘與求職雙贏。
“以前在外地一個月掙三四千塊錢,還要出房租和生活費?,F在在家門口就找到了每個月4000多元的工作,感到很開心。”一位正在填寫就業意向表的求職者說。
據了解,本次春風行動招聘會還提供創業項目推介、免費技能培訓、專項職業能力鑒定報名咨詢,為企業和勞動者搭建了雙向交流的平臺,雙向選擇,讓企業招到優秀人才,讓廣大勞動者找到適合自己的就業崗位,實現穩定就業增收。
今年以來,嵐皋縣人社局在就業幫扶途徑上狠下功夫,通過新社區工廠、特色產業、重點工程項目、扶持創業、公益性崗位等方式,拓展就業渠道,實現近萬人就近就地就業。各鎮持續推動以毛絨玩具為主的新社區工廠建設,全縣百戶以上的移民搬遷安置點實現了新社區工廠“全覆蓋”。截至目前,全縣累計培育新社區工廠61家。
累計引導勞動力返鄉創業861人,發放創業擔保貸款6063萬元,扶持創業實體135個。統籌各類公益性崗位2425個,安置就業2394人,其中:脫貧勞動力和“三類人員”就業2304人。同時,嵐皋縣人社局持續強化資金扶持及勞動維權保障,堅持勞動監察和人事爭議仲裁聯動執法,持續開展“根治欠薪專項行動”,加強隱患排查,提早介入預防,推動安康無欠薪市創建。
截至目前,共兌現就業資金2686萬元、鄉村振興銜接資金925萬元,檢查各類用人單位148戶,受理投訴舉報案件111件,追討欠薪520人633萬余元。
招工出實招 穩崗在行動
在嵐皋縣人社局靈活用工市場現場,外賣騎手劉少兵正帶著朋友咨詢了解工作信息。期間不斷有求職者前來咨詢、填寫求職信息、簽署勞動合同,工作人員悉心為求職者提供就業服務。
“因為家庭的原因,我無法外出就業,通過嵐皋縣人社局靈活用工市場找到了送外賣的工作。月工資從開始的四五千,到現在最高能拿到八九千塊錢,既照顧了家庭,又有一個不錯的收入,我很滿意。”劉少兵說道。
嵐皋縣靈活用工市場是由該縣人社局主導,依托陜西雅智人力資源公司建設運營,采用勞務派遣、外包用工、非全日制用工、退休返聘、實習等用工方式,為有短期工作兼職需求的待業人員尋找工作機會,送工“點對點”,選崗“手把手”,使就業服務更顯溫度。
據統計,今年以來,嵐皋縣靈活用工市場已向企業輸送45人,其中脫貧戶12人,帶動高校畢業生就業20余人。
開年以來,嵐皋縣各鎮陸續組織求職者前往工業園區“進企看崗”。2月23日,城關鎮組織127名求職者到水圍城工業園區、藺河工業園區現場觀摩。觀摩現場,工作人員詳細講解用工企業的生產運營情況、招工條件、企業用人獎補以及吃、住等配套設施情況,并對薪資待遇等問題進行了一一解答。
“為保障群眾穩定就業增收,我們充分發揮村‘兩委’、網格員和村級勞務公司的作用,全面摸清勞動力人口底數和就業意愿。一是通過產業園區、工業園區、參與工程項目建設等方式讓群眾實現就近務工,將農民變為產業工人。二是扎實開展農民工技能培訓,做好有組織勞務輸出,讓農民變成技術工人。截至目前,全鎮已完成轉崗就業12000余人,有組織勞務輸出4362人。”城關鎮黨委副書記、鎮長盧修頂介紹說。
截止2月底,全縣12個鎮共計組織471人“進企看崗”,達成就業意向150人,實際上崗31人。
穩就業,關鍵在穩企業。嵐皋縣緊緊圍繞縣委“一四八”總體部署,以“春風行動”為契機,聚焦連續生產和開工復工企業,推出穩崗穩工獎補、新增員工補貼、共享用工補貼,建立保用工穩生產工作專班,實現用工有支持。同時,進一步深化蘇陜勞務協作,在政策共通、服務共享、品牌共建等方面持續發力。截至目前,已共同促進近3000名嵐皋籍勞動者在蘇州就業,滿足了兩地勞動者的就業需求。
“下一步,我們將以此次系列活動為契機,持續舉辦線上線下各類專場招聘,認真總結每次活動中突出的亮點和存在的不足,進一步提高和鞏固活動成果。同時積極建立靈活用工平臺,規范用工市場,為勞動者提供全方位服務,提高各類群體收入,為嵐皋發展貢獻人社力量。”嵐皋縣創業就業服務中心主任程維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