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大剛在采摘甜瓜
近日,走進寶塔區臨鎮鎮付家灣村的溫室大棚,瓜果的香甜混合著泥土的清新撲面而來。放眼望去,顆顆表皮金黃、個頭飽滿的甜瓜沉甸甸地墜在綠油油的瓜蔓上,一片生機盎然、瓜果豐收的好景象。
“現在,我的兩座大棚都開園了,這兩天正忙著采摘甜瓜。這個瓜非常好吃,味道清香,口感脆甜。我的甜瓜產量每畝能達到五六千斤,純收入在兩萬元左右。照這樣算下來,我的這兩棚甜瓜預計可以賣到七八萬元。”種植戶高大剛高興地說。
像高大剛這樣的大棚種植戶在臨鎮鎮還有不少。在臨鎮鎮黨委、政府的謀劃下,該鎮堅持產業興農、項目把控,結合全鎮實際情況,積極鼓勵、引導農民發展蔬菜瓜果大棚種植產業,通過“支部+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帶領越來越多的村民走上增收致富道路,為鄉村振興不斷添磚加瓦。
在臨鎮鎮任家塬村的甜瓜大棚里,種植戶劉佰生也在忙碌著,他正帶領全家人進園采摘甜瓜,“這瓜好得很,沒有農藥,吃起來特別香甜,家里人也特別喜歡吃。”劉佰生高興地說。
“溫室大棚種植瓜菜的優勢在于可以錯季銷售,能賣上高價格。后期,我們將加大種植技術培訓,引導更多的村民種植溫室大棚,實現增收致富。”臨鎮鎮分管農業的負責人張慶軍表示。
近年來,臨鎮鎮以優化農業種植結構、促進農民增收為目的,依托自然資源稟賦,將瓜菜產業作為帶動川道農民增收的主導產業,大力發展瓜菜種植,采取政策扶持、典型帶動、技術跟蹤服務等有效措施,并推廣“支部+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生產模式,輻射帶動周邊群眾抱團發展,實現增收致富。
臨鎮鎮黨委書記劉霖介紹說,目前,全鎮累計種植大棚3686座,新建大弓棚480座,溫室大棚8座,其中大棚甜瓜2600多座,主要分布在覺德村、付家灣村、姚家坡村等地。大棚產業已成為臨鎮鎮川道群眾的主導產業、致富產業。接下來,臨鎮鎮將加大新棚擴建和舊棚改造,提升數字科技賦能,引進高端、新品種棚栽瓜菜,帶動更多村民品嘗大棚經濟帶來的甜頭,實現持續增收,為鄉村振興賦能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