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勤春來早。走進榆林市府谷縣古城鎮五道河村蔬菜種植示范區,一排排雙模拱棚整齊劃一,排列有序,蔚為壯觀。步入棚內,泥土清香、春意融融、滿目新綠、生機勃勃。
40歲剛出頭的大棚負責人許建民正在棚里和村民們忙前忙后。看著眼前的片片幼苗,他眼里透出喜悅的光芒,興奮的說:“今年50座大棚實施訂單農業,第一茬全部種植西瓜,通過線上線下雙渠道銷售,一定要跑好全年豐產增收第一棒”。
“2018年村里建大棚時,我把兩畝地流轉給了合作社,現在除了每天打工掙100元的工資外,我還持有土地股、資金股、人口股,年底憑股分紅,收入更有保障,日子過得更好了”五道河村村民呂八虎一邊忙著育苗一邊高興地說。
據了解,五道河村50座大棚,每年為村合作社創收利潤75000元、帶動全村群眾務工收入30多萬元。大棚托起了村民的致富夢,不僅豐富了群眾的“菜籃子”,也鼓起了農民的“錢袋子”,讓群眾在“家門口就業”成為了現實。
近年來,古城鎮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加快土地流轉,引進農業龍頭企業,依托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大力做好“土特產”文章,讓產業興旺成為實現鄉村振興的強大內生動力,真正使農戶實現四季皆“忙”、四季增收的好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