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榆林市專利授權量3738件,年授權量居全省第三位;每萬人口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從2020年的1.052件增長到1.658件;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127件,位居全省第二;商標申請7199件,位居全省第三;商標注冊5567件,位居全省第三;擁有地理標志保護產品15件,位居全省第一……這份“成績單”,是榆林市重視知識產權工作,為榆林高質量發展賦能的真實寫照。
知識產權一頭連著創新,一頭連著市場,是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的重要橋梁和紐帶。近年來,榆林市積極推進知識產權運用轉化,讓“無形資產”創造“有形財富”, 轄區內企業持續迸發出創新活力,為推動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強化培育運用
夯實創造基礎
2022年12月22日,由陜西省知識產權局授牌的首家高校重點產業研究中心——陜西現代能源化工知識產權研究中心在榆林學院揭牌成立,推動了榆林市煤化工產業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發展,也促進了榆林市能源化工新技術、新產業和知識產權研究創造及推廣應用。
近年來,榆林市不斷增強知識產權培育力度,激發社會創新活力。榆林市與中科院大連化物所、西交大等省內外20多所高校院所簽訂合作協議,在成果轉化、人才培養、基地建設等方面進行全方位合作;與中科院大連化物所聯合共建國家化工減碳技術創新中心,已經省政府正式上報至科技部;與西安科技大學共同籌建西部富油煤綠色開發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同時,在全市建成14個知識產權維權援助站。
保護知識產權
護航創新發展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
為促進知識產權跨區域保護,2022年4月26日,晉陜蒙三省四市跨地區知識產權保護合作簽約儀式舉行。簽約儀式上,榆林市與鄂爾多斯市、呂梁市、忻州市共同簽署了《晉陜蒙三省四市跨地區知識產權保護合作協議》。協議內容包括協作期限、協作原則、執法維權保護協作內容、執法維權保護協作程序、保障機制5個方面,通過建立專利、商標、地理標志品牌建設合作機制,實現知識產權執法互助、監管互動、信息互通、經驗互鑒、優勢互補。
“我們將認真履行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創新的先行者、推動者、保障者職責,主動與各市加強溝通對接,進一步完善會商機制,深化跨區域協作,推行資源共享,推動合作機制全面落地落實,不斷把晉陜蒙三省四市知識產權保護合作推向更高水平,為實現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添磚加瓦。” 榆林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產權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提高服務效能
優化營商環境
“原來我申請專利還要跑到西安、北京找專利代理機構,來來回回要跑幾十趟,現在可方便了,咱們榆林當地就有了專利代理機構,省時又省力。”剛剛申請完專利的張先生表示。張先生口中所說的就是榆林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產權局)培育成立的榆林智企賦專利代理事務所,也是榆林市首家專利代理機構。
近年來,榆林市依托國家商標業務受理窗口(榆林窗口),強化服務職能,提高商標注冊申請質量,主動承擔受理商標咨詢、申請注冊、變轉續等業務,提供延時辦理、容缺辦理、跟蹤辦理,有效縮短辦結時間。在窗口受理環節一次性完成材料預審,從商標注冊和使用的角度提出優化建議,把好商標申請第一道關卡,助推榆林營商環境持續優化。
“下一步,我們將緊緊圍繞榆林能化產業布局,圍繞地理標志促進鄉村振興,圍繞商標品牌帶動戰略,充分發揮市知識產權工作領導小組的‘指揮棒’作用,以知識產權保護示范區建設為抓手,建成功能齊全、服務便捷高效的‘一站式’知識產權保護綜合服務窗口,發揮知識產權維權援助站的作用,提升服務效能,全力為榆林市能源化工產業創新發展、鄉村振興和榆林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榆林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