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建設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強引擎”和“硬支撐”,是穩預期、強信心、優質量、快發展的“主抓手”。正如市委書記張曉光在全市營商環境突破年動員大會暨招商引資表彰會上所強調的,抓發展的核心是抓投資、抓項目,一個地方的經濟發展,最終要體現在項目建設上,誰的大項目、好項目多,誰的發展就更有底氣、后勁就更足。
全市上下一定要統一思想認識,深入貫徹省委提出的“以項目建設、招商引資組織經濟工作”要求,把工作重心、工作舉措、工作力量往高質量項目上靠,用高質量項目推動高質量發展。
高質量項目建設,以“謀”為先。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不謀萬世者不足以謀一時。項目建設是榆林經濟社會發展的“牛鼻子”,科學謀劃則是項目推進的前提和基礎。榆林12縣市區資源稟賦不同、經濟結構不同,發展的重點和標準也不一樣,一定要圍繞宏觀政策、產業規劃、重點領域、區域特色等方面,因地制宜、實事求是謀項目、抓發展。如,北部縣市區要以精細化工、新能源、高新技術產業為主攻方向,謀項目、抓項目要注重延鏈補鏈強鏈;南部縣重點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文化旅游等產業。在謀劃過程中,要自覺用新發展理念這把尺子來量一量項目的“長寬高”,確保謀劃出來的項目利長遠、增功能、高質量。
高質量項目建設,以“干”為要。近年來,榆林人民在脫貧攻堅、抗擊疫情、籌辦省十七運等一系列大事要事中,凝聚了團結、向上、拼搏的實干精神。我們要把這種好精神、好狀態繼續保持下去,體現在抓項目的具體實踐上。要時刻緊繃時序進度這根弦,牢固樹立“日事日畢”的意識,把工作細化為清單、量化為指標,明確月度、季度、年度任務,在保障工程質量和施工安全的前提下,爭分奪秒地把項目往前提、把計劃往前排、進度往前推、工期往前趕。各級各部門要以更優服務保障項目,堅持工作向項目發力、要素向項目集中、服務向項目聚焦,以“店小二”式的優質服務,為項目建設提供良好環境、可靠保障,用最快的節奏、最高的效率,推動項目盡快竣工投產。
重槌擊鼓、號令催征。全市各級各部門要以更大決心、更強力度、更實舉措,全力按下項目建設“快進鍵”,奮力跑出項目建設“加速度”,為奮力譜寫榆林高質量發展新篇章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