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科大地奏響時代強音,偉大征程召喚新的進發。
日前,楊凌示范區黨工委召開2023年組織宣傳統戰工作會議。記者從會上了解到,2022年,全區宣傳思想戰線認真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切實肩負起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主動融入大局、有為開創新局,奏響了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的時代強音。
翻開2022年楊凌宣傳工作的卷軸:一篇篇有聲勢、見實效的報道,讓主流輿論更加壯大;一場場接地氣、冒熱氣的宣講活動,讓群眾愛看、想聽、能接受;一項項更新的數據,一個個頻閃的亮點,讓楊凌迎來了一次又一次的“高光時刻”……宣傳思想的力量,深度融入在履行國家使命的進程中,展現在追趕超越的細節里。
時間的刻度,記錄著前行的足跡,也標注著2022年宣傳思想工作不斷奮進的歷程。在黨的二十大光輝映照下,示范區宣傳思想工作翻開了嶄新的一頁。
筑牢思想根基
廣泛凝聚奮斗共識
心有所信,方能行遠;學有所悟,而后篤行。這一年,示范區宣傳思想工作堅持把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理論武裝工作的重中之重,持續深入學習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黨的二十大精神,及時跟進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服務黨工委理論學習中心組開展集中學習9次、專題研討5次,示范帶動廣大黨員干部常學常新常用,推動踐行落實。督促指導各部門各單位將黨史學習教育與重點工作緊密結合,不斷鞏固拓展工作成效。
一次次地學習研討,一場場精彩宣講,讓真理之光照耀農城大地,凝聚起廣大黨員干部群眾干事創業的激情。
這一年,示范區黨工委對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進行全面安排,黨工委管委會領導帶頭分赴基層單位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以“1+5+N”模式組建黨員干部宣講團、科教專家宣講團、鄉村振興宣講團、理論專家宣講團、新農人宣講團、文明實踐宣講團和行業、群團宣講團,編寫分眾化宣講提綱,通過耳熟能詳的語言、喜聞樂見的形式、普遍認可的道理、生動鮮活的事例,深入淺出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
12月13日,新農人宣講團走進青皮她園火龍果種植基地,為新農人代表等宣講了黨的二十大精神,并介紹了楊凌示范區在支持企業及新型經營主體方面的發展措施,號召新農人勇于創新、誠信守法、承擔社會責任,讓黨的二十大精神更深刻地融入基層。
區內媒體廣泛宣傳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生動實踐和熱烈反響,引導全體黨員干部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上來,將黨的創新理論送到指尖、傳到耳邊、沁潤心田。
擂響奮進鼓點
“央媒工程”同頻共振
過去的一年,楊凌深入實施“央媒傳播工程”,持續加強與中央級媒體的互動,研究把握各中央媒體階段性關注重點,及時推送與央媒同頻共振的示范區工作亮點,央媒報道數量和質量有了“新飛躍”。
2022年8月24日,我國唯一農業特色綜合保稅區——陜西楊凌綜合保稅區正式封關運行。連日來,陜西楊凌綜保區建設持續在央媒唱響,央視《新聞聯播》新華社、人民網、央廣網、《經濟日報》、國際在線、《中國青年報》以及《陜西日報》、《陜西新聞聯播》等多家中省主流媒體聚焦楊凌,深度聚焦報道了綜保區建設的最新進展,引發社會廣泛反響。
在央視《新聞聯播》欄目報道農高會開幕盛況;在央視《對話》欄目策劃播發《小種子 大使命》專題節目;在央視《春天里的中國》欄目大時段直播,展示楊凌智慧農業發展成果;在央視《新西行漫記》專題節目中深度講述楊凌開展國際農業合作與交流的故事;在央視《黨的二十大閉幕特別報道》,展示示范區科技賦能農業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
依托新華社對外傳播渠道,在美洲地區、亞太地區48個國家580家海外媒體,以5種語言同時發布楊凌農高會消息,全球總訪問量超過3.5億人次。中國國際電視臺CGTN、國際在線英語頻道、國際在線俄語頻道、中國日報英文版等媒體在報紙、電視、門戶網站及重點資訊網站廣泛刊播外文報道,進一步擴大了農高會知名度。640多家國內外媒體累計發布各類農高會信息2.3萬余篇(條)、總瀏覽量達5.1億人次。
聚焦上合組織農業基地建設,策劃推出“上合你好 我是楊凌”主題宣傳活動,376家中外媒體聚焦“楊凌時刻”,覆蓋人群6000萬人次,點擊率達2億。策劃開展“‘鏈’就高質量 迎接二十大”全媒體采訪活動,推出了一批深度稿件,全網閱讀量500萬+。
堅持強基固本
媒體融合形成宣傳強大聲勢
“有容乃大,深融致遠。”2022年4月14日,楊凌農科傳媒集團正式成立,整合了原有農業科技報社、楊凌融媒體中心資源力量,推進內部管理制度改革,制定了三年發展規劃,將管理、業務、人員、平臺、資產、技術、流程等多個方面的相近業務進行有機整合,形成了以“強農APP”為總窗口,《農業科技報》、中國農科新聞網、農科廣播等為核心的涉農傳播矩陣,以“楊凌發布”、“愛楊凌APP”《楊凌時訊》、楊凌電視臺以及第三方平臺為主要載體的主流媒體矩陣。
成立的楊凌農科傳媒集團各平臺總用戶量突破500萬,楊凌媒體融合改革工作受到省委宣傳部充分肯定,有關工作情況在《陜西宣傳》上刊發,在全省宣傳思想系統交流。同時,全面加強媒體管理,通過召開新聞通氣會、選題策劃會、編發《宣傳提示》《月度宣傳重點》、印發宣傳工作方案等方式,嚴把宣傳導向,提升宣傳效果。
釋放平臺優勢,凝聚資源力量。以楊凌農科傳媒集團為載體,圍繞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二十大精神、省第十四次黨代會精神、第29屆農高會等重點工作,加強選題策劃。向中央、省級主流媒體供稿刊發430多條,形成了集中宣傳的強大聲勢,媒體融合的新成效得到充分彰顯。
深化思想引領
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過去的一年,楊凌持續深化“厚德陜西·德耀農城”建設,制定了《2022年示范區文明單位(校園、社區)測評指標》,舉辦示范區文明單位(學校、社區)創建培訓班。出版發行《德耀農城——楊凌示范區第四屆道德模范事跡集》《農科城盛開文明花——楊凌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集錦》,召開示范區道德模范座談會,廣泛組織開展好人推薦評議活動,1人榮登“中國好人榜”、3人榮登“陜西好人榜”。70多家單位參與全國、省級、示范區文明單位創建,形成濃厚創建氛圍。
大力開展志愿服務活動,圍繞“3·5”學雷鋒日、“12·5”國際志愿者日、楊凌馬拉松、農高會等時間節點,大力開展各類志愿服務活動520余場。評選表彰示范區學雷鋒和志愿服務先進典型42個,廣泛培育“我為人人、人人為我”良好風尚……通過持續開展形式多樣的網絡文明志愿服務和網絡公益活動,推進網絡文明建設,廣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去年5月13日,楊凌示范區首批3個勞動與耕讀教育實踐基地揭牌在楊陵區揉谷鎮田西村舉行。在田西、新集等農村及職業農民創業創新園建設勞動耕讀教育實踐基地,滿足大學的勞動耕讀教育實踐,并面向社會開放,從不同層面展示農耕文化,引導大中小學生參與勞動耕讀教育實踐,促進示范區鄉風文明建設。
文化產業和文化事業加快發展,區內文藝工作者潛心開展文藝創作,一批優秀作品獲得省級獎項。成功舉辦創意農業設計大賽,一批創意農業的設計作品脫穎而出。一批文化產業項目獲得省級資金扶持,陜西新華出版傳媒集團楊凌項目成功奠基。意識形態工作責任持續落細落實,網絡空間更加清朗……全區的宣傳思想戰線全面提升工作質效,提振了精神力量,擦亮了奮進的底色。
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示范區宣傳思想工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在黨工委的堅強領導下,堅持守正創新,勇擔使命任務,銳意開拓進取,持續加強黨的政治建設,鞏固壯大主流思想輿論。在持續推進理論武裝、全面提升國際傳播效能、廣泛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快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切實維護意識形態領域安全中持續用力,以新擔當新作為示范區在更高層面履行國家使命、服務國家戰略,實現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思想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