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一煤獨大”到“多業并進”,從“黑灰煤城”到“生態美城”。近年來,榆林加快建設世界一流高端能源化工基地,打造“千億級鎂鋁產業集群”,探索出了一條資源型城市高質量綠色轉型發展的新路子,繪制出中國式現代化的榆林圖景。
改革賦能強動力 國企煥發新活力
作為榆林轉型發展的一個縮影,2009年,為響應“大集團引領、大項目支撐、集群化推進、園區化承載”的號召,陜西有色金屬控股集團圍繞陜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設“三個轉化”的戰略部署,投資200億元,用三年時間打造了一個循環經濟生態產業園區——陜西有色榆林新材料循環經濟產業園。
陜西有色榆林新材料循環經濟產業園全景
陜西有色榆林新材料集團占地5000余畝,下設三個子公司和五個分公司,充分利用當地煤炭資源優勢,打造了年產能1000萬噸煤礦、60萬噸鋁鎂合金及5×330兆瓦的配套電力設施、年產35萬噸預焙陽極。
據了解,該公司通過上下游產業配套、能源與資源綜合利用的煤-電-鋁-鋁鎂合金深加工的循環經濟產業鏈,不斷提高產業發展質量,降低生產成本,提升競爭力,實現能源與載能產業有機結合,為資源型產業綠色低碳循環發展作出示范。
陜西有色榆林新材料循環經濟產業園
科技創新激活力 催生發展新動能
陜西有色榆林新材料集團以“雙碳”目標為引領,以科技創新賦能高質量發展,凝聚科技力量,激發創新動能,跑出發展“加速度”,創造效益“新紀錄”,讓傳統資源變得更有價值。
在第十七屆榆林國際煤博會上,陜西有色榆林新材料集團展區吸引了不少人駐足參觀、洽談,大家對該企業“一塊煤到一塊鋁”變形記的科技密碼點贊、認可。
在陜西有色榆林新材料循環經濟產業園內,科技賦能實現“無人”采煤,電廠內,技術改造讓資源“轉”起來,碳排“降”下來……2022年,該集團實現營業收入239億元,年利稅34.52億元,利潤總額63億元。吸納勞動力5000余人,煤炭產量、發電量、鋁產量不斷攀升。
“我們依托科研優勢,把握市場需求,生產出高性能的鋁基合金,提高產品附加值,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該公司研發中心主任姚婷說,自2009年以來,公司獲得國家專利4項,陜西有色金屬控股集團科技獎8項。
陜西有色榆林新材料集團生產的鋁基材料
2023年,陜西有色榆林新材料集團預計科研投入2.35億元,構建“產學研用”完整創新鏈條,聚焦鋁基材料科研應用,以科技催生穩增長的新動能。
“面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我們激發‘雙鏈融合’新動能,以高質量項目為支撐,促進延鏈補鏈強鏈,推進鋁鎂精深加工產業鏈高質量發展,為構建全國煤、電、鋁行業循環經濟樹立新標桿,為推進‘煤電鋁’產業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發展貢獻智慧力量。”陜西有色榆林新材料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高曉兵說。
陜西有色榆林新材料循環經濟產業園
生態文明勇擔當 綠色發展排頭兵
昔日黃沙漫天,如今綠意盎然。走在陜西有色榆林新材料集團循環經濟產業園內,放眼望去,隨處可見的旱柳、四季常青的樟子松。而在以前,這里可不是這樣。“以前榆林的煤炭大多是露天堆放,現在治理得挺好的,遍地是景。”該公司員工如是說。
陜西有色榆林新材料集團不斷探索出生態保護與經濟和諧共生發展的新路徑,奮力書寫綠色“文章”,描繪榆林碧水藍天生態畫卷。
近年來,該公司投資2.05億元完成發電機組煙氣超低排放改造,投資1.14億元完成陽極煅燒煙氣脫硫脫硝升級改造,投資1.9億元完成電解煙氣系統脫硫改造,建設了碳渣回收冰晶石項目、電解槽大修渣無害化處理項目,全廠實現了廢水零排放。
多年來,從“煤城”到“美城”,陜西有色榆林新材料集團為能源型城市綠色轉型,實現“雙碳”目標探索出了可復制、可推廣的寶貴經驗,展現了國有企業的時代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