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漢濱區立足富硒資源和“陜茶 1 號”品種優勢,按照“轉方式、強品牌、增效益”的發展思路,加速生態優勢向經濟優勢轉換,全面提升茶葉全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推動茶產業高質量發展。全區茶園總面積達到21.04萬畝,茶葉產量達到9430噸,實現產值19.5億元。茶產業已成為推動漢濱區域發展的優勢特色產業。
高位推進強化保障。區委、區政府始終把茶葉產業作為全區五大支柱產業之一,成立了由區政府分管領導為組長的漢濱區茶葉生產工作領導小組。將富硒茶列入全區重點產業鏈,實行“一 條產業鏈、一名區級領導、一個牽頭部門、一支專家團隊、一個工作專班、一個工作方案、一套支持政策”的鏈長制工作機制,壓實工作責任,強化督導考核。在科研創新、關鍵技術環節、建鏈強鏈補鏈延鏈等方面予以重點培育,通過示范引領帶動全區富硒茶產業鏈更好發展。先后出臺了一系列獎扶政策文件,重點支持茶葉加工、茶園綠色防控和市場營銷體系建設,2022年共有30家茶葉經營主體獲得產業獎扶資金417萬元。
產業發展初具規模。全區已建立茶樹種質資源保護、良種繁育、高效茶園、精深加工、市場營銷、品牌打造等較為完整的茶業全產業鏈。已建立“陜茶1號”種質資源圃和良種繁育基地1000畝,圍繞“三帶兩區”茶葉產業布局,建成茶葉園區56個,雙龍、晏壩、大竹園三鎮先后被評為陜西省茶葉示范鎮,晏壩鎮成為全國“一鎮一業”示范鎮。支持鈺豐公司購置日本全進口茶葉精制加工生產線一條,鼓勵扶持漢水韻、東旭公司建設茶葉精制加工廠,全區已建成茶葉加工企業72家。鼓勵茶企開展生產加工紅茶、白茶、黑毛茶等發酵類產品,改變了茶葉產品單一、企業生產加工時間短、夏秋茶葉原料利用率低的現狀。
品牌經營成效顯著。漢濱區茶產業協會牽頭制定的“陜茶 1 號”系列標準發布使用,標志著全區安康富硒茶標準化工作取得新成效。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協作,開展了“礦泉水沖泡陜茶一號茶”課題研究,篩選出“龍王山泉沖泡陜茶一號茶”最佳組合。截至目前,全區獲得“安康富硒茶”證明商標使用權茶企35家,茶葉綠色有機認證產品18個,累計獲得中省市茶葉參評獎項178項。建成了安康富硒茶城,二十余家區內茶企成功入駐運營,省內外開設漢濱富硒茶專營店52家。2022年成功舉辦“3·17 春茶開園”和“9·28農民豐收節大型公益網絡直播帶貨活動”,實現漢濱富硒茶產銷兩旺。
茶旅融合成為特色。為持續推進漢濱茶旅融合,茶產業高質量發展,不斷提升“安康富硒茶·陜茶一號”品牌知名度和市場競爭力,開展“相約山水漢濱·品茗陜茶一號”“安康富硒茶·陜茶一號”系列茶事文化活動。3月 29日在西安市舉辦“相約古城西安,品茗陜茶一號” 中國農民豐收節暨漢濱區2023年陜茶1號春茶開園活動,在漢濱區各茶葉現代農業園區設立分會場,采用視頻連線方式同步宣傳和展示“陜茶一號”暨漢濱特色農產品以及漢濱全域旅游(鄉村旅游)精品線路。
下一步,漢濱區將以漢濱富硒茶產業鏈長制工作要求,進一步強鏈補鏈延鏈,持續推進漢濱茶旅融合,不斷提升安康富硒茶品質、品牌和市場影響力、競爭力,強力推進安康富硒茶產業高質量跨越式發展。重點抓好以下工作:一是強化富硒茶產業鏈主企業建設。推進漢水韻公司等鏈主企業提質增效,著力培育從鮮葉采摘、產品加工、品牌培育、冷鏈物流、電商平臺、市場營銷等環節發揮示范引領作用,推動全區富硒茶產業高質量發展。二是培育茶產業技術人才隊伍。依托漢濱富硒茶產業鏈專家工作站,以國家鄉村振興科技特派團為契機,探索產業鏈+人才鏈發展模式,鏈企同頻聚人才,指導培訓一批急需的茶產業技術管理人才和茶葉加工技術骨干隊伍。三是強化基礎建設,提升產業優勢。堅持“穩面積、提品質、增效益”的思路,持續推進高標準生態茶園建設,不斷提升茶樹良種化普及和新品選育,提高茶園機械化生產水平,打造茶葉專業鎮,健全完善投入分配、風險共擔、利益共享機制,穩步提升茶產業優勢。四是完善標準體系,確保產品質量安全。不斷完善以“陜茶一號”為主的“安康富硒茶”標準體系,強化茶葉食品安全意識,建立茶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切實提升漢濱富硒茶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