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獼猴桃科學技術服務,讓楊凌的品牌、產業與技術輻射帶動更多地區,一直是楊凌國際獼猴桃創新創業園負責人高志雄思考的問題。如今,在這片占地230畝的獼猴桃園子里,高志雄似乎找到了答案。
農城四月,天朗氣清,楊凌國際獼猴桃創新創業園里連棟的設施大棚也“賣力”地開啟一天的工作。棚內,一株株枝干粗壯的獼猴桃樹“攀附”著桿體,迎著澆灌的水滴,茁壯成長著。
“園子現在種有8個品種,包括臍紅、農大金獼、農大郁香、金福等品種。因為我當初做技術服務時發現,優質獼猴桃有很大的市場需求,只有選育出更加優良、品質上乘的獼猴桃品種,才能真正起到示范帶動作用。”高志雄的話語鏗鏘有力。記者了解到,為了使栽種效果更加精準,根據不同的獼猴桃品種,高志雄還在園子里搭配了三種不同的栽培模式。“我們最新研究的伸縮式防護棚建造技術效果很好,根據陜西一年中的霜凍、倒春寒、大風、強光照、高溫多雨等天氣特點,我們可以利用這種棚體使樹體不受自然災害影響,確保試驗效果。”
為了打造全產業鏈式的服務,聯通生產端與市場端,高志雄還為園子配套建設果品儲藏分選包裝區以及產業服務中心,將于2023年楊凌農高會前正式投入使用。建成后,楊凌國際獼猴桃創新創業園將承擔獼猴桃新優品種選育、試驗與推廣,獼猴桃良種苗木繁育,獼猴桃栽培技術研究、示范與推廣,獼猴桃儲藏、分選與包裝技術集成與推廣,獼猴桃果園農業機具研發與制造,獼猴桃專用有機肥生產,農業園區規劃與建設,農業科普教育與觀光旅游服務等工作。
“我們建這個園子就是為了做創新示范,我們要把好的科研成果進行探索應用推廣,帶動大家共同增收。”高志雄笑著向記者說道。
“研發一粒子,示范一塊子”“種上一窩子,推出一片子”……楊凌國際獼猴桃創新創業園只是楊凌集成展示新優品種、設施高產栽培技術、病蟲害綠色防控、智能農機裝備應用等新成果、新技術、新模式的縮影。如今,肩負著以科技支撐引領干旱半干旱地區現代農業發展國家使命的楊凌,正以試驗示范、科技服務推廣之火的燎原之勢,將鄉村振興的答卷寫在大地上,將成果送到千家萬戶。